入春以來,新鄉市經濟主要指標增速優于全省,位次前移,經濟增長新動能持續增強。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高于全省水平2.4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呈現出“開門紅”的良好態勢。
今日起,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開設“首季開門紅,新鄉百業興”專欄,通過文、圖、視頻的形式,全方位展現新鄉重點大中型企業產銷兩旺背后的“秘訣”。
河南商報記者宋紅勝 實習生金萍 通訊員周春雨
自帶“空調”的正壓防護服被外交發言人趙立堅點贊,季銨鹽口罩被央視虎年春晚、元宵晚會相繼選中……在過去的兩年中,駝人集團不斷出現在媒體的聚光燈下。
近日,河南省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研究院正式啟動。這家由駝人集團牽頭組建研究院,是河南省首批產業研究院。
作為長垣衛材行業的“老大哥”,駝人集團緣何對科技創新格外“青睞”?創新給這家企業帶來了哪些變化?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問題】行業較弱的創新力,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就全球醫療器械的發展情況看,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醫療器械產業起步早,居民的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相對較高,對醫療器械產品的質量及服務要求較高,市場規模龐大。”駝人集團創始人、總裁王國勝說。
河南省醫械產業發展仍然呈現出生產企業多、企業規模小、產品集中度高和研發創新能力弱的問題。同時,自主創新的動力機制不足、多主體協同創新合作機制不足、產業鏈條不完善以及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問題也很明顯。
據統計,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總值約為3000億元,年增長率15%以上。在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中,90%以上產品為國外品牌。王國勝認為,國內健康需求迅速發展,但醫療器械產業的現狀卻難以適應社會發展。
“河南成立產業研究院,由企業來牽頭組建,這種形式非常好,真正發揮了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王國勝說,企業對市場需求的變動具有很高的敏銳度,高性能醫療器械產研院的建立及高質量的發展對帶動整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謀劃】加強技術攻關,為醫療器械產業“補短板”
駝人控股集團始創于1993年,現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文化于一體,專業從事麻醉、疼痛、護理、檢測、血液凈化、醫用防護等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的企業集團。
如何打造河南省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研究院?王國勝說,駝人集團將聚焦河南醫療器械產業“補短板”,重點開展高性能生物醫藥材料、生物3D 打印及組織器官再生、醫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精密加工技術等產業創新,并力求在醫療器械智能制造裝備設計制造、人機交互技術、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等有所突破。
“產業研究院面向醫療器械產研發展需求,要加強技術攻關,突破解決關鍵‘卡脖子’技術,突破瓶頸推動醫用技術研發,引領產業優化升級。”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朱美芳說,作為產業研究院成員單位之一,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將大力支持產業研究院的發展。
據長垣市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郝道星介紹,該市已出臺政策支持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研究院的建設發展,為產業研究院創造更優更好的發展環境,支持產業研究院做大做強。
“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研究院將和駝人集團現有的中國醫學博物館、中國醫療器械博物館、國際醫療器械交易中心一起,打造醫療器械產業生態圈,推動企業及行業的全面提升發展,提升河南省醫療器械產業在全國的地位。”王國勝說。
【探索】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只為守護國人健康
2008年,駝人集團成立了獨立的研發機構研究院,專門從事醫用分子醫療器械的研發。如今該公司科研基地面積達32000平方米,設備總值15000萬元,是國內研發平臺最多、層次最高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之一。在這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誕生了包括麻醉、疼痛、護理、檢測、血液透析等多系列的產品簇。
駝人集團的研發團隊擁有高級專家及博士帶頭人40余人,先后與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鄭州大學、新鄉醫學院、中原工學院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及人才培養基地,與北京化工大學楊萬泰院士建立“院士工作站”,與河南工業大學張元書記建立“中原學者工作站”。
“創新不僅要有技術突破,更要推動產業延鏈強鏈補鏈,引領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王國勝說,該公司不斷突破技術瓶頸,相繼研發出了新型防護頭罩、正壓防護服、季銨鹽口罩等多款舒適安全的防護裝備,為守護國人健康貢獻出了“駝人力量”。2020年9月,王國勝被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隨著國家帶量采購政策的深入實施,醫療耗材產品采購政策和采購模式發生了巨大改變。為積極響應國家醫改政策,駝人集團總投資5.2億元,規劃建設了國際醫療器械交易中心(醫械超市),努力實現“不用東奔西走,醫械超市全有”的目標。
該中心可提供一站式采購、展示、交易、倉儲、物流配送、結算等功能,配送范圍覆蓋全球及國內各地,從原材料生產到使用,端到端全流程服務,大幅度節約醫院選購時間成本和采購費用,也節約了生產企業的時間和費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