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么快就裝好了變壓器,再也不擔心炒茶時突然停電了。”3月30日,見到前來企業走訪的包聯責任人,信陽市商城縣蘇仙石鄉西河茶場負責人胡安海連聲感謝。
蘇仙石鄉是商城縣高山茶主產區之一,前些年每逢春天采茶季節,當地總會因電壓不穩停電,影響茶企正常生產。今年初,胡安海向包聯責任人反映后,該縣優化辦及時與縣供電公司協調,結合電炒茶項目,在茶廠所在地增加了一座400KW變壓器。電力供應有保障了,胡安海和當地的幾十家茶企也吃下了“定心丸”。
在商城縣,圍繞企業投資貿易更加便利、項目建設全周期服務更加高效、企業權益保障更加有力,當地積極探索“望聞問切”四法,傾心用力“聯企”“惠企”“助企”,持續推動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望”企業經營,躬身入局。該縣出臺工作方案,對全縣在市場監管局登記的5275家企業實行黨員干部“一對一”包聯,明確包聯責任人8項基本職責,在不打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前提下主動入企走訪,當好企業“宣傳員、服務員、指導員”。
“聞”企業需求,回應關切。年初,該縣縣委書記胡培剛即主持召開由縣直相關部門和全縣160余家企業負責同志參加的惠企政策宣講推介會,傾聽企業家心聲,介紹縣委縣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舉措。同時,以問題為導向,先后組織召開12次指標優化提升研判會,回應企業關切,著力解決部門間對接不順、協調不暢,以及需要縣級層面統籌的問題,暢通部門間協作配合。
“問”企業憂患,排憂解難。建立“一碼一窗”企業訴求響應平臺,利用“互聯網+”為企業開設營商環境訴求“二維碼”,通過“有訴求碼上說”及時快速向優化辦反映問題。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專門監督窗口,第一時間受理市場主體的舉報投訴,讓群眾投訴舉報零距離、少跑腿。
“切”痛點堵點,提升效能。整合35家單位、1899項事項進駐政務服務大廳,深入推進“一窗受理”工作,梳理27項政務服務高頻事項,以企業和群眾的視角再現事項辦理流程,將政務服務事項情景化、視頻化。開展“走流程”活動,相關單位“一把手”深入政務服務大廳,通過身份轉換進行“場景式體驗”,全方位查找營商環境的“堵點”“痛點”,當場“會診”,開具“處方”,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針對疫情防控需要,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等非接觸服務模式,真正讓企業和群眾享受更高質量和更高效率的政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