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目前正在加緊實施古窯村文化旅游項目建設,這個項目可以說是豫西地區村獨有的特色,在項目建設上,電力很重要,也很給力,非常感謝。”4月6日,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北冶供電所黨支部和洛陽市新安縣北冶鎮甘泉村黨支部展聯創活動,甘泉村黨支部副書記張春芳對冶供電所黨支部書記、所長仝健說。
位于新安縣北冶鎮的甘泉村有著上千年的制陶歷史,曾是豫西地區最主要的日用陶瓷生產基地。2016年被國家住房建設部評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目前該村現存古陶器遺址105座,有著唐、宋、元、明、清等古建筑設施300余處。近年來,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該村積極發展陶瓷產業并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今甘泉古窯文化旅游項目古村落文化核心區一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
產業要發展,電力需先行。提起供電服務和制陶上的澶變,該村以制陶企業負責人蔣小輝說,最早開始創業制陶的時候用煤做燃料,因為溫度不易控制造成釉顏不均衡,殘次品多讓他苦惱不已。農村電網的不斷升級擴容和電能替代工作解決了他多年來的大難題。2015年,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根據甘泉村發展實際,為村子新加裝一臺200千伏安的變壓器,而且更換了粗徑電線。有了充足的電力,在技術人員的指導幫助下,蔣小輝的傳統作坊由“火燒”變成了“電烤”。電烤爐的好處是,溫度易控制,成品良品率很高,無形中降低了生產成本。
電力供應足,產業發展快。2020年,甘泉村古村落文化旅游項目開工建設。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北冶供電所把該項工程列為重點項目,主動與村雙委和施工方協調對接,架設臨時用電線路,拆除老舊線桿線路,北冶供電所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的原則,對村子的線路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新安裝250千伏安變壓器一臺,架設絕緣線路1200米,解決了村子老舊電力線路橫跨村道上空,沿途景觀顯得雜亂無章的問題,大大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村子發展了,用電量也明顯提高了。數據顯示,2015年甘泉一個月的用電量約為3000千瓦時,現在月均用電量10000千瓦時,高峰期在15000千瓦時左右。
為做好供電服務工作,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北冶供電所不定期對甘泉村的供電線路開展拉網式排查,清除電力線路、設備存在的各類隱患,挨家挨戶進行用電隱患排查和安全用電宣傳,讓電力供應更可靠,讓群眾用電更安全放心。
曾經溝深坡陡、道路崎嶇難行、群眾只能靠制作笨重的陶器維持生計的甘泉村,如今搖身一變已成為新安縣和洛陽地區聞名的制陶村和旅游村,每逢周末和節假日,游客行人接踵而來,陶器制作已成為促進甘泉村發展的新產業和群眾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國網新安縣供電公司北冶供電所所長仝健表示,下一步,供電所將繼續按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總體要求,主動跟進甘泉村產業發展用電需求,繼續優化配網結構,持續為甘泉村的產業發展、旅游發展提供充足可靠的電力保障,讓電亮甘泉、電潤甘泉、電靚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