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自南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4月3日,該中心發布了“白河南陽至豫鄂省界航運工程前期工作”招標公告,這標志著南陽“通江達海”的恢宏夢想按下了“快進鍵”。
招標公告顯示,白河南陽至豫鄂省界航運工程建設里程約110公里,擬建包營、三河、王集、新甸鋪4個通航樞紐,改建8座礙航橋梁,建設南陽港中心港區和新野港區城郊作業區,預估工程總投資 94.73億元,其中工程費69.76億元。
本次招標內容主要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程勘察、工程設計和白河干流航道建設規劃方案、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及組卷(含先行用地)、節地評價、通航條件影響評價、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項目水資源論證(含規劃水資源論證)、洪水影響分析(含水文站影響分析)、環境影響評價(含水生生態及魚類資源調查)、水土保持、物理模型試驗(含魚道)、壓覆礦產資源評估、地質災害評估、征遷附屬物調查、航攝像片控制點連測及編繪正射影像圖、勘測定界、林地使用許可、文物調查等專題及第三方咨詢服務。
3月24日,南陽市交通運輸發展大會公布的南陽10大重點交通建設工程中,就有白河航運工程,該項目的實施將形成溝通武漢城市群與中原城市群、長江經濟帶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水運大通道,有助于完善南陽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為發展臨港經濟區建設打下基礎。這些重點交通建設工程對南陽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省副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支撐作用。
白河發源于洛陽市嵩縣白河鎮攻離山,流經南陽市南召縣、方城縣、宛城區、臥龍區、新野縣,于翟灣入湖北襄陽區,于兩河口與唐河交匯后稱唐白河,向南至張家灣注入漢江。全長566公里,流域面積24299平方公里。
自秦漢初期,白河通航已有2300多年的通航史,曾是連接豫、鄂兩省的黃金通道,對南北物資流通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南陽經濟發展做出較大貢獻,新野港、南陽港歷史上曾是“南船北馬”的交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