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進店請掃碼,請佩戴好口罩······”走進信陽市商城縣的各類公共場所,“小喇叭”的溫馨提示聲聲入耳。
為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期間人員流動管理,提高“數字戰疫”支撐能力,商城縣大力推進“場所碼”應用,以數字防疫、精準防控織密織牢社會面疫情防控網絡,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效數據支撐。
“‘場所碼’是為每個場所單獨生成的二維碼,能精準定位到某個具體場所,幫助場所管理者對場所出入人員進行登記,核驗掌握場所出入人員的健康碼狀態信息。”商城縣政務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場所碼”就是抗疫一線的“數字哨兵”,可助力精確開展疫情溯源,降低后期排查成本,縮短排查時間。
據介紹,今年1月以來,商城縣組織工作人員逐戶逐店上門核查“場所碼”張貼、使用情況,對尚未張貼或者不會下載、使用“場所碼”的經營門店進行現場指導,確保“場所碼”使用不漏一戶一店,實現學校、醫療機構、商場超市、文化娛樂場所、車站等重點公共場所的全覆蓋。截至目前,該縣“場所碼”注冊總數約為1.5萬個,總掃碼次數近300萬次。
就落實“場所碼”應用,商城縣明確了政府、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嚴格“掃碼上班、掃碼就醫、掃碼就餐、掃碼購物、掃碼娛樂、掃碼乘車”,推動形成“人人掃、次次掃、天天掃”的濃厚氛圍。同時,該縣疫情指揮部還成立了督導專班,嚴查不領碼、不貼碼、不掃碼等問題,嚴格要求經營單位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對督導中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給轄區相關部門,督促其整改,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對掃碼人員進行即時分析研判,能快速精準做好人員摸排管控,第一時間找到涉疫潛在風險人員,進一步嚴防疫情擴散。”商城縣一名負責同志表示,通過將掃碼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來源地地址、健康碼狀態等基礎信息與后臺大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分析研判,完成人員信息統計,實現疫情期間人員管理的高效閉環。
據悉,目前商城縣“場所碼”系統平臺運行平穩,1月份以來通過掃“場所碼”共識別紅碼人員145人,黃碼人員15826人,全部落實有效管控,守牢了該縣疫情防控的數據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