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的一天,徐富國在醫院里包扎完頭上的傷口后,迫不及待的又回到了南陽市淅川縣毛堂鄉曹莊村疫情防控值班點。雙腳踏上這塊養育他的土地,徐富國的內心感覺到平靜而充實。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讓他深深地眷戀。家鄉的疫情防控和產業發展,就是他最大的牽掛。
“老百姓投票選我,就是信任我,我理所當然要用實際行動回報家鄉父老。”
徐富國,淅川縣毛堂鄉曹莊村黨支部書記、牧元聯合黨總支的支部副書記。今年在疫情防控時,被誤傷頭部,縫了十多針,繼續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得到了老百姓們的好評。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淅川縣富國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他被我們稱為‘拼命三郎’,他創辦企業是我們致富發展的領路人;他濟難幫困是我們生活中的貼心人;他勇爭‘三面紅旗’是我們鄉村振興的熱心人。”村里老黨員曹金洲笑著介紹說。
創業致富為鄉親
“2009年,我大學畢業后,一直在思考,如何做才能不負青春,如何才能改變鄉村面貌,帶動鄉親們共同富裕。”
徐富國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拜訪了好多成功企業家。他深刻認識到,要想有所作為,必須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發展形勢結合起來,必須投身到家鄉改革發展的洪流中,只有創辦實業,才能帶動一方經濟,帶富一方百姓。
2015年,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徐富國感受到脫貧致富對鄉親們的重要意義,經過多次考察,他發現高效水產養殖的發展商機,于是他就在家鄉曹莊村租地70畝發展立體水產養殖業。水產養殖是個技術活,鄉親沒技術,但徐富國又想幫助鄉親們增加收入,他高薪請水產養殖專家給鄉親們培訓,當年就有11個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
2019年,徐富國又依托本地資源辦起了建材廠,年產值達到2000多萬元。有16名貧困人口在廠務工,每人每年增收4萬多元,使貧困人口足不出戶,實現了照顧家庭和掙錢雙兼顧。
近幾年時間里,他為實現鄉親們的持續增收,徐富國還多次邀請農業、林業、養殖業、種植業技術人員對貧困戶發展的產業進行培訓指導,幫助銷售產品。在他的帶動下,2020年全村貧困戶都有了自己的產業,真正實現了脫貧不返貧。鄉親們對徐富國的舉動都交口稱贊,他總是用樸實的語言回應:“家鄉養育了我,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
2021年1月,在全村黨員的大力推薦下,32歲的徐富國當選為曹莊村黨支部書記。
嚴防疫情為鄉親
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暴發。與以往不同的是,無癥狀感染者明顯增加,傳播的速度和隱蔽性增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徐富國勇敢挑起全村疫情防控的重擔。織密防控網絡,措施落實到位,利用“一話三信”每家每戶挨著排查在外務工人員,確保阻斷疫情傳播。
在村里,他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一方面嚴格執行上級疫情防控安排,設立值班卡點嚴查輸入人員的“三碼”(行程碼、健康碼、核算檢測碼);一方面動員全村黨員干部實施責任包干,村組干部包組,黨員包在外務工人員,實行日報告制度。
為了宣傳疫情防控相關政策,徐富國印制粘貼宣傳單10000多份,利用車載喇叭在村里巡回播放相關政策、防護知識。對居住偏遠的農戶,步行上門宣傳;對在吉林、上海務工經商的曹莊人士,他每周都要逐人打電話了解情況,傳遞家鄉的問候和溫暖,讓他們在外能安心的工作。
入戶統計數據,核實情況,有徐富國的身影;督促核酸檢測,拉鄉親們到檢測點,有徐富國熟悉的聲音;萬籟俱寂的深夜卡點值班,有徐富國堅定的腳步;遇到村民對疫情防控政策不理解,有徐富國耐心的解釋。
“苦點累點不算啥,只要能守好家鄉的這片凈土,保護好老百姓的身心健康才是我們的責任。”徐富國在村疫情防控會議上給黨員干部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3月22日,小雨,徐富國忙完村里產業項目對接之后,立即趕到疫情防控卡點,突然駛來一輛高速行駛的摩托車,掛住了拴在遮雨棚的繩子,把棚子帶倒,徐富國和其他兩位同志被棚子砸倒,徐富國頭部頓時血流不止。放不下工作的他,回家簡單包扎處理后又繼續值班。第二天,徐富國安排好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后,才匆忙趕到淅川縣第二人民醫院。
“傷的這么重,咋敢耽誤這么長時間,真是不要命了。”外科醫生心疼的說。傷口清理后,縫了10余針!
回到家,徐富國不聽家人的勸告,又前往卡點,繼續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徐富國的先進事跡經媒體披露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淅川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為此發出了《表揚信》,號召全縣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向徐富國同志學習,學習他“務實敬業、恪盡職守、勇于擔當”精神。
爭創紅旗為鄉親
2022年,淅川縣委提出來“雙九戰略”和爭創“三面紅旗”的新思路。面對新的要求,新的機遇,新的挑戰。徐富國將著眼點放在落實“雙九戰略”,勇奪“三面紅旗”的實踐中,通過爭得“三面紅旗”,實現曹莊經濟騰飛,社會穩定,村莊宜居。
徐富國認為強化基層隊伍建設,黨建引領是爭創“三面紅旗”的基礎和關鍵。他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方式,讓黨員干部參加政治理論培訓,業務能力培訓;分享功勛支部書記和“雙強”黨員的工作經驗,在全村黨員中開展“比學趕幫超”活動,讓黨員比奉獻、比成績,讓干部學理論、趕先進、讓百姓學技能、超自我。
“黨員干部走在前,什么問題都不難。在疫情防控和鄉村振興兩不誤的情況下,黨員就是標桿,支部就是堡壘。”
徐富國堅持樹好經濟發展旗,加快鄉村振興步伐。他通過各種關系,帶領村班子和黨員群眾代表,實地考察適合曹莊村的發展項目。經過與海南朋友的對接,對市場的反復調查,引進投資商,發展新興產業---水果玉米。項目總投資500多萬元,種植水果玉米1000畝。根據測算,每畝增收2000元以上,年增收可達200多萬元。同時讓曹莊及周邊村參與生產、銷售,就地解決120多個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徐富國還積極推進以曹莊茶山、苗圃、河塘、民宿為依托的全域旅游項目,積極爭取“文明宜居紅旗”,現在已經開始整治美化村里的4公里河道。同時,他帶頭,黨員干部、村民全員參與,整合 “六大員”,對轄區沿線村道、河道、村莊進行全方位清理,確保路凈、河清、村美。
徐富國說,趁著自己青春年華,忙忙碌碌實實在在的為民辦點實事,成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樂趣:“千難萬難,只要真情為民就不難。作為黨的一名基層干部,作為曹莊村的‘當家人’,我最大的欣慰就是能得到村民們的信任與支持,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獻給曹莊村,不辜負全村老百姓的厚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