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走進平頂山市葉縣龍泉鄉返鄉創業園內的河南圣蒂思木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師傅正熟練地操控著數控雕刻機床,幾分鐘后,一個時尚的雕花門板就完成了。
據該公司董事長李小闖介紹,目前在返鄉創業園內像這樣的公司共有16家,加上在外龍泉籍企業生產的各類木門,市場份額能占到全省的60%、全國的30%以上。
46歲的李小闖是土生土長的葉縣龍泉鄉人。早年在外務工,后萌生了創業的想法。2013年響應政府號召回鄉創業,他也成為第一個入駐葉縣龍泉鄉返鄉創業園的企業。
講政策支持,敘家鄉情誼,展美好前景,在縣委縣政府和他的共同努力下,一批優質門業企業跟隨李小闖的腳步接踵而來,紛紛落戶龍泉鄉返鄉創業園。之后,他組織成立了葉縣門業協會,采取抱團取暖的方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協助交通便利的相鄰鄉鎮引進物流企業,打造物資集散地。
如今,空蕩蕩的廠房已發展到現在的門業企業16家、線條廠2家、門框龍骨廠2家、門板廠1家,僅此一項,年產值就達4億元,可直接帶動物流企業20余家、1.2萬人就業。
“縣里正在積極實施在外人才‘歸根’工程,進一步增加了我們的信心,我們正在籌建第二期返鄉創業園。”李小闖喜上眉梢。
自全市“歸根”工程啟動以來,葉縣緊緊圍繞市委組織部工作安排,強化與在外優秀人才聯系對接,堅持打好“鄉情牌”,積極探索老鄉抱團聚力回報家鄉,把返鄉創業作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以硬措施、優服務、高質量為牽引,夯實創業創新基礎,形成了“人才回歸、技術回鄉、資金回流、項目回遷”的良好局面。
為推動“歸根”工程落地落實,該縣先后印發《進一步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實施方案》《推動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實施方案》,圍繞落實補貼、稅費減免、示范帶動等方面,為返鄉創業提供政策支持。為解決返鄉創業者融資難問題,該縣探索推行“政策性貸款+商業性貸款”組合模式,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個體人員、合伙實體、小微企業分別授予最高50萬元、250萬元、500萬元的貸款額度。
同時,該縣不斷夯實硬件基礎,優化扶持體系,持續釋放人才回歸強“磁場”。為吸引返鄉創業者回歸落戶縣級創業孵化基地 (園區),該縣在減免一定期限的場地使用費基礎上,還為返鄉創業者提供項目孵化、政策咨詢、項目推介、融資對接、稅務代辦等服務,對返鄉創業主體給予3年內不超過當月實際費用50%的物業、衛生、水、電等費用補貼,年補貼最高達1萬元。
此外,為更好地服務返鄉創業主體,該縣積極探索優化縣、鄉、村等“三級平臺”服務體系。在縣返鄉創業服務大廳集中設置49個服務窗口,為企業實行一站式服務;在18個鄉鎮(街道)設立返鄉創業服務所,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全程代辦等,讓返鄉創業者“小事不出鄉、大事有人幫”。同時,在554個行政村全部設立返鄉創業服務站,村支部書記、人社協理員擔任返鄉創業服務員,把服務陣地建在鄉村第一線,目前已基本建成“縣有中心、鄉有大廳、村有站點”的全覆蓋、便捷化三級服務體系。
一系列“硬核”舉措,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如今,葉縣這片“熱土”已變成返鄉創業的“沃土”。截至目前,該縣共促成返鄉創業項目22個,126名成功人士計劃返鄉創業,縣級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已累計吸引入駐企業152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