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隨著河南周口市太康縣疫情防控從中高風險調整為低風險區,“連軸轉”了一個月的趙金豹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趙金豹(左一)組織司機準備轉運隔離人員
此前,為轉運密接次密接群眾、核酸檢測采集醫務人員和在校學生等,他組織70輛校車,每天在轉運人員的路上奔波。截止4月20日,趙金豹和其車隊已累計轉運學生20000余人次,閉環轉運密接次密接群眾5600余人次,接送核酸采樣醫務人員2700余人次,行駛10萬余公里。為太康社會面管控清零打下了良好基礎。在太康,群眾形象地稱他為抗疫路上的“擺渡人”。
據了解,趙金豹是一名退伍軍人,他于2016年投資成立了太康縣童安校車服務有限公司。2022年3月份,趙金豹因患腦血管堵塞,住進周口永興醫院治療。3月22日下午,他在病房打點滴時,突然接到太康縣運管局局長張紅真給其打來的電話。“趙總,咱縣有疫情了,你抓緊過來開會,迅速組織車輛轉運隔離人員。”去還是不去?如果不去,趙金豹只要向張紅真講一下情況就可以了,但是疫情就是命令。接通電話后,趙金豹沒有絲毫猶豫,一口答應。隨后,他讓醫生給自己拔掉了針管,火速趕往會場。
根據會議要求,趙金豹很快組織了70輛校車。“你和車隊的主要任務是轉運密接次密接人員、核酸采集醫務人員和在校學生的離校運送。”張紅真對趙金豹說。
為保證接到轉運命令,隨時就出發,趙金豹帶領車隊每天吃住在縣人民廣場。人員轉運期間,忙的時候,他有時才能吃上一頓飯,凌晨兩三點還在路上轉運人員成工作常態。“那時間,我站著就能睡著。”趙金豹說。雖然條件艱苦,但趙金豹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干好轉運工作,盡快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趙金豹的車隊行駛在人員轉運路上
長時間“連軸轉”,身患腦血栓的趙金豹感到身心疲憊。一次,他在轉運隔離人員時,不慎一腳踩空摔倒在地,門牙磕掉了一顆,松動了三顆。“當時,半拉臉都腫了。但趙總硬是一直堅持到把隔離人員轉運結束,才回到住處進行清洗。”司機張相征回憶說。
趙金豹不懼風險,忘我工作精神感動了周圍很多人。在他的感染下,車隊司機們都鉚足了勁,工作不怕苦、不怕累。
司機叫張德忠,疫情期間,母親去世,他忍痛堅持轉運;司機軒東森在轉運隔離學生時,利用自己所學,給學生做心理疏導,讓學生放松心情;司機丁名義兩次撿到轉運人員遺漏在車上的背包和平板電腦,他均找到失主歸還。群眾稱贊趙金豹和車隊司機為:“太康好司機”。
當地一些媒體記者找到趙金豹采訪報道。可他卻說:“采訪我干啥?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在這次抗疫中,太康每個人的事都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