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新鄉市政府召開2022年重點民生實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16項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民生清單”,涵蓋衣、食、住、行、教、醫、保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受惠面廣的項目。
“新鄉將以建設幸福生活共享區為目標,深入實施民生福祉改善行動,為進一步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群眾。”新鄉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王洪偉表示,2022年,在全面完成省重點民生實事的基礎上,該市將再推動實施一批市重點民生實事。經審議,最終確定全市今年重點民生實事為——
(一)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管網。打通前進路(新飛大道—學院街)、友誼路(牧野大道—和平路)等13條斷頭路;建設東明大道(新延路—新中大道)、金穗大道(東明大道—新八街)等13條污雨水管網。
(二)完善提升環路體系。圍繞“提質升級一環、改造暢通二環、謀劃打造三環”目標,實施南一環南環路(黃河大道—向陽路)改建工程,年內完成前期工作;西二環(S229)上跨新焦鐵路立交橋、上跨京廣鐵路立交橋年內開工建設,南二環(S311)京港澳高速新區收費站段建成,東二環(S227)S101—老新長南線段完成改造升級,新長南線以南路段不占基本農田路段實現開工。
(三)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對失養失修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具備改造條件的城鎮住宅小區進行改造,完成改造17528戶。
(四)實施衛河市區段清淤工程。完成衛河市區段13公里河道清淤疏浚。
(五)提升市民出行環境。對平原路(新飛大道—報社路)、科隆大道(勝利街—勞動街)、解放大道(趙定排—惠民馨苑小區)等15條路段積水點進行改造;新建8個游園;完成金穗大道(京港澳高速—牧野路)綠道建設一期、新中大道(南環—菏寶高速)綠道建設一期。
(六)改造提升城市環衛設施。開展城市公共區域窨井蓋專項整治,完成1.3萬個問題窨井蓋整治任務;市區新建一類以上公廁30座,完成市區30座公廁提升改造,使其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環境優化;完成市區10座生活垃圾中轉站進行提升改造,改善環境,拓展功能,提高生活垃圾轉運效率。
(七)實施市區智慧停車場建設工程。新建、改建(路側、路內)停車位5000個,建設高鐵站西廣場、市政府南廣場、三附院、紅旗區文廟停車場和管理平臺。
(八)推動城鄉電網提檔升級。提高城鄉配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結合城鄉配電網災后恢復提升,完成120個配電臺區新建改造任務。
(九)加快書香城市建設。新建城市書房50座。
(十)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及智慧養老服務應用平臺建設。新建、改造養老服務設施20個,建成智慧養老服務應用平臺,實現老人入網率達到90%以上。
(十一)新增城鎮就業8.2萬人。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多渠道就業,新增城鎮就業8.2萬人。
(十二)開展14種高發惡性腫瘤篩查。完成50萬健康人群(18歲—75歲)14種高發惡性腫瘤風險篩查,提高早期發現多種高發惡性癌癥的幾率,有效降低惡性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
(十三)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救助0-6歲殘疾兒童1133人。
(十四)實施學前教育普惠擴容工程。新建、改擴建幼兒園25所,新增學位5000個。
(十五)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完成省下達環境空氣質量目標任務。
(十六)加快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市區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60%,公共區域、公共機構、在新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全面覆蓋,廚余垃圾集中處理廠建成投用。
“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高質、高效抓好落實,全力以赴辦好各項民生實事。”王洪偉介紹,該市著力建立健全工作責任體系,確保各項民生實事任務明確到人;建立民生實事工作臺賬,保障各項民生實事按時序穩步推進;建立健全督導考核體系,確保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