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根據今年一季度的數據計算,中國人平均每天光外賣就要吃掉將近10億元。
河南人喜歡通過哪種方式點外賣?點外賣的頻率有多高?
為了解河南消費者的外賣消費習慣和對外賣行業的看法,近日,河南省統計局新鄉市社會經濟調查隊采用網絡問卷的形式調查訪問了省內100位消費者。
【平臺】
82%的受訪者選擇
因懶得出門點外賣
調查顯示,手機APP點外賣是消費者首選,有82%的受訪者選擇該方式,選擇偏愛電腦網站、電話或者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的僅有18人。
相比其他點餐方式,手機APP軟件提供的選擇更多,消費者對附近的餐館清晰了然,可根據自身喜好隨意選擇。送餐員的動態消費者也可以及時跟進,自己點的外賣已經送到了哪兒,看得一清二楚。
在詢問使用較多的外賣平臺時,87%的人選擇美團外賣,美團外賣在十大外賣營銷榜上位列榜首,是不少消費者的第一選擇。
調查中,當詢問選擇外賣的主要原因時,表示懶得出門的居多,有66%的受訪者選擇該原因。
其次選擇較多的是加班、天氣等原因。
調查顯示,100名受訪者中表示一周2至5次點外賣的有20%,一個月2至5次的有43%,選擇一年2至5次的有13%,選擇其他的有24%。
每次消費在50元以下的居多,占78%。
【分析】
用戶關心食品安全
業內擔心“白色污染”
受訪者中表示外賣點餐中沒有遇見過問題的僅有12人,大部分消費者在外賣點餐過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問題。
反映較多的問題有:食品質量、食品衛生、實物與宣傳不符、餐具不環保等。這些反映較多的問題多是對餐廳食品安全的反映。
“外賣產生有一利三弊。”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副會長、河南省酒業商會會長錢波稱,“利”就很明顯了,外賣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三弊”則是指:食品添加劑過多,衛生狀況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外賣的熱賣催生了更多“懶人”以及由此產生的“白色垃圾”。
“塑料袋、包裝盒、一次性筷子等,不好降解,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錢波稱。
當詢問對外賣經濟的發展有何擔憂,選擇垃圾污染環境、不利于身體健康者較多,選擇人數分別達到59%和56%。
【建議】
看好外賣行業
但應做好監督和規范
未來外賣經濟將如何發展?81%的受訪者認為該行業將會蓬勃發展。有些人認為外賣不單單只是存在于食品的外送,未來更多的服務可以提供上門,該行業發展將前途光明。
錢波雖然認為外賣給社會帶來了三個弊端,但他同時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外賣不但不會消失,而且市場規模會越來越大。
“但這需要有關部門的監督、規范和管理。”錢波說,這些工作如果做不好,外賣行業給社會帶來的弊將大于利。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崔理想建議,可以從提高外賣APP平臺入駐商家的準入門檻把關,嚴格資格準入。對于證照不齊全,沒有固定經營場所及其他不具備許可條件的商家,不得通過網絡從事食品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