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企興萬村”作為全國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統一工作品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南陽市南召縣云陽鎮圍繞苗木花卉、食用菌、有機蔬菜、品種桃種植,中藥材加工、畜禽養殖、農旅鄉愁等開展鄉村振興行動,引導民營企業、商會等組織與重點村對接合作,建設一批高質量示范項目和基地,而云陽鎮鐵佛寺村就是“萬企興萬村”受益村之一。
扶貧車間帶群增收致富助村強
2017年,南召縣政府投資49.78萬元在鐵佛寺村建成了扶貧車間一座,有效帶動了鐵佛寺村貧困群眾和附近居民就業增收,為整村脫貧做出了應有的貢獻。2018年4月,承古食品有限公司在鐵佛寺開始了蔬菜加工生產,帶動附近居民就業20人,其中脫貧戶9人,還為弱勞動力的脫貧戶提供門衛、保潔的工作。同時該公司按照合同約定,每年為村集體交納車間租金3至4萬元,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為有效帶動脫貧群眾增收致富,該公司擴大了生產鏈,在家門口培養起了自己公司的“原料鏈”。向農戶低價出售種子、菜苗,再免費傳授種植技術,農戶在自家地里種植成熟之后,公司再以高于市場價格回收作為產品加工的原材料。不僅節約了運輸成本,還實現原料自供。
致富不忘家鄉反哺社會解民憂
大連成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福成是土生土長的云陽鎮鐵佛寺村人,創業成功后張福成沒有忘記家鄉對自己的培養,主動回報家鄉、回報社會,每年為家鄉人民解決就業人員達2000余人,在大連成立“南陽商業聯合會”,并任會長。2012年元旦,在張福成的帶動和倡導下,自籌慈善基金275萬元,在家鄉云陽鎮創立了南召縣首家慈善協會“云陽鎮慈善會”,并任慈善協會會長。
讓家鄉的天更藍水更清,是他今后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在家鄉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污水處理廠有2個,正在籌備建設的有3個。為了讓村里更好更快發展起來,張福成投資500萬元在鐵佛寺村建成鋰能新能源電池廠一座,帶動9戶脫貧戶穩崗就業,并承諾,在廠里干活的脫貧群眾,除工資外,每月額外獎勵每人500元,極大提高了脫貧群眾主動就業的積極性,也為每戶帶來2000元到3000元的月收入。
借助政策達成村企共贏同發展
為促進企業積極參與到帶貧助農中,政府加大對支農企業的支持力度,組織企業加強與金融、投資等機構對接,積極幫助中小微型企業爭取政策、資金支持。云陽鎮錦天園林有限公司和恒雪面粉廠成功達到與脫貧群眾“合作共贏”雙豐收的目的。
借助政府金融扶貧政策,錦天園林和恒雪享受到較低的扶貧貸款利率,從而有了資金周轉得以更上一層樓,同時也帶動了云陽鎮近400戶脫貧群眾每年至少增收3000元。
鐵佛寺村59戶脫貧戶,戶戶都與錦天園林有限公司簽訂有帶貧協議,該公司主要是致力于打造精品樹,培育新品種,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的苗木花卉基地,公司用工主要是脫貧戶和監測戶,公司還采取“低價認領,高價收回”的方式,把需要培育的精品樹、矮化玉蘭等品種樹苗低價交由貧困群眾種植培育,公司技術人員教給其種植培育技術,長到達到標準后,公司以高價收回,最終達到企業群眾雙豐收。
以“百舸爭流”促“千帆競發”,云陽鎮將以“萬企興萬村”政策為支撐,宣傳發動更多企業參與到鄉村振興工作中來,并積極幫助中小微型企業爭取政策、資金支持,盡可能實現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等各方資源要素的優化整合和高效配置,在企業與群眾間建立起合力共贏綜合體,探索企業助推鄉村振興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