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輪抗擊疫情的戰斗中,有一個家庭,他們分別在鄭州和北京兩座城市,三個成員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貢獻著力量。
“一個黨員,一面旗!”嚴紅兵說。5月以來的幾輪核酸下來,他和他的志愿者隊伍,就服務了近74000人次
作為鄭州市社會保險戰線的老兵,有著35年的黨齡,長期的黨性修養使他具備了很強的社會責任意識、無私奉獻精神。他積極推動公共服務改革,時刻與群眾站在一起,常常晝夜操勞,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積極投身到志愿中。7.20抗洪搶險、高速路口排查再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都積極獻身其中。主動請纓,7.20抗洪搶險、高速路口排查;5月以來的新一輪疫情,他不顧血糖高達20mmol/L的身體,更是主動請纓、率先就地報到,每天他都是隨便吃幾粒二甲雙胍,雖然視力嚴重下降,仍然堅持奮戰在社區抗疫一線,從核酸檢測采集信息、監督進門掃碼,到維持現場秩序、搬運疫情防控物資等,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信心百倍的身影。在他的帶動下小區的志愿者隊伍不斷擴大,他成了彰顯共產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的“網紅”。
他們家庭更是“全家做志愿,全員做奉獻”。
愛人劉冬麗負責大型居民區近7000人的防控抗疫工作,2022年5月3日下午17:22鄭州市下發疫情防控第73號文,作為黨支部書記的她以職業的敏感性使立即返回工作崗位,并要求所有職工全部返崗。返崗后她隨即開始安排各項工作,從政府最新防疫政策宣傳、門崗人員及地庫車輛把控,各項工作緊張有序,帶領員工當晚夜在一個半小時之內趕制出1000多張居民《臨時出入證》。為了避免聚集發放產生不安全因素,晚上19:30,劉冬麗又親自帶領工作人員,逐門逐戶入戶發放《出入證》。晚上21:00前在短短三個小時之內,她及她的團隊讓轄區所有住戶全部拿到《出入證》,為居民第二天應急工作出行、購置必備物資提供極大的便捷,受到群眾的高度稱贊。在她的帶領下,一個個鮮紅靚麗的“志愿紅”顯得更加耀眼閃光。
兒子嚴宇橋作為青年黨員更是“志愿達人”。一篇《“清華紫”穿上志愿紅——身殘志堅清華博士投身家鄉抗疫情》的報道上了“熱搜”,報道他寒假在家鄉抗疫的事跡,點擊量達到250萬多次。去年7.20日暴雨當天,家中收到了清華大學博士錄取通知書的他,顧不上喜悅第一時間便發起了線上志愿服務團參加救援。據了解這輪疫情爆發當天嚴宇橋就在北京參與了疫情相關的緊急分析項目,用科研力量為國家防疫服務。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完成了一篇調研報告被相關部門采納。防疫科研成果已經申請專利,用科研力量為國家做貢獻,日前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肯定。
正如嚴紅兵在給兒子最近的家書中寫道:“我們每次磨難中的篤定,經過挫折與努力,終將如躍出海面的太陽,發出燦爛光芒。”
這個黨員家庭,在新冠疫情面前“疫”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