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又是發工資的日子。在信陽市平橋區肖王鎮良辰種植專業合作社包裝車間里,歡聲笑語,喜氣洋洋,上灣村村民賈夢文把剛剛領的鈔票搖得嘩嘩響,高興地說這2000塊是她20天的工錢。她日常的工作是在玫瑰園里除草、施肥、剪花、包裝,活不重,一天干八九個小時。在家門口既能掙錢又能顧家,生活很知足。這是信陽市平橋區啟動美麗經濟,發展玫瑰產業基地,致富一方群眾,助推鄉村振興的一幕。
該區美麗經濟龍頭合作社——肖王鎮許崗村的良辰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流轉土地450畝,建設高標準玫瑰溫室大棚70座,種植歡樂頌、桃花雪、卡羅拉、法蘭西等15個玫瑰品種,色系涵蓋了紅色、橙色、白色、粉色四大類。年產玫瑰鮮切花1000萬枝,年銷售額可達 1500萬元,玫瑰鮮切花銷往鄂豫皖三省。
平橋區美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10余年來,良辰玫瑰合作社已在肖王、平昌、肖店三個鄉鎮建立產業基地,其中肖王鎮基地120畝、大棚70座,平昌鎮基地30畝、大棚3座,肖店鄉基地8畝、大棚1座。同時,該合作社與肖王鎮許崗村、黃堂村、梅黃村、郭洼村、肖王村五個村合作,利用區級集體經濟啟用資金發展玫瑰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其中許崗村、黃堂村、梅黃村、郭洼村入股玫瑰產業發展,合作社給予每村每年3萬元回報;肖王村在合作社指導下,建立2個玫瑰大棚,采用租賃方式,合作社每年給予該村4萬元回報。
同時,合作社建立了產業扶貧長效機制,助力鄉村振興,聯合平橋區益平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扶貧產業項目,投資200萬元新建一座20跨連棟溫室大棚,采用無土栽培、水肥一體化管理。新建溫室大棚面積1萬平方米,每年給平橋區政府10%回報用于群眾分紅,帶動5個村的68戶脫貧戶增收。
今年,該合作社與荷蘭著名的種苗公司橙色多盟合作,優化種植模式,采用先進的水肥一體化椰糠基質栽培方式,種植一系列新專利品種,產出一流品質的玫瑰鮮切花,產品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搶占鄭州、武漢、合肥等省會城市的高端玫瑰市場,進一步擦亮美麗經濟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