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萬人助萬企”活動再深入,營商環境再提升,近日,南陽市內鄉縣大橋鄉按照縣委、縣政府“萬人助萬企”活動聯席會議提出“推進1%工作法”,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知企業之所需、紓企業之所困、解企業之所難,以100%的努力實現企業平均利潤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的目標,不斷提升市場滿意度。
農業是經濟的命脈,農業企業多發展優質農產品,引領帶動群眾生產增收,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質量。5月16日是企業服務日,包聯大橋鄉磙子崗年豐家庭農場的大橋鄉黨委書記于飛和包聯大周村許香靈家庭農場的黨委副書記、鄉長樊紅濤分別走進包聯企業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困難堵點,為企業紓困解難、支招引路。
(圖為年豐家庭農場藕池實拍)
豐家庭農場以發展蓮藕為主,許香靈家庭農場以發展獼猴桃為主,這些水果蔬菜為內鄉人民的菜籃子、果籃子提供了保障。今年以來,由于雨水充足,農作物長勢較好,但由于疫情等大環境影響,使農業企業的發展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困難,為了實現平均利潤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的目標,大橋鄉不折不扣“推進1%”工作法。
(圖為大橋鄉黨委書記于飛座談了解)
大橋鄉黨委書記于飛走入企業,了解到年豐家庭農場產品銷路不暢,于飛主動與該縣教體局聯系,找到各學校食材供應商,通過洽談爭取把年豐家庭農場生產的蓮藕納入統一供應范圍目錄,同時與農業局聯系,通過農業中心上報、爭取冷庫建設項目,延長產品保存期限,確保產品在一個更好的價位上,通過這兩方面的努力,可以使年豐家庭農場實現利潤提高3%左右。
(圖為大橋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樊紅濤現場了解情況)
樊紅濤了解到許香靈家庭農場獼猴桃目前長勢喜人,但管理過程中需要勞動力較多,所以農場找不到足夠的務工人員,需到外村、外鄉車接車送找務工人員,了解情況后,鄉長樊紅濤積極聯系近域的封營村,組織封營村在縣城菜市、早市的務工人員,由封營村同許香靈家庭農場簽訂勞務協議,保證了人員的穩定和業務的熟悉,確保了家庭農場的穩定生產,解決了用工困難的問題,年節約費用5萬余元。
企業良性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基礎,特別是一產的健康發展,為社會提供了優質的食用產品,“萬人助萬企活動”在大橋,我們認真“推進1%工作法”,使企業大戶有一個穩健的發展,為保障食品供應,穩定廣大群眾生活質量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