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是疫情防控的最基層,而社區又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社區廣大干部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涌現了一批舍身忘我、負重逆行、貼心服務的新時代社區干部。南陽市西峽縣紫金街道小城社區干部靳濤就是其中一員。他今年36歲,2006年入伍,2009年退役,201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12年到西峽縣紫金街道小城社區居委會工作,現任該社區居委會副主任。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
(圖為體育中心疫情接種志愿服務)
他是疫情防控的責任人。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一直擔任小城社區居委會疫情防控專干。排查、管控、疫苗接種、火車站卡點接人、紅白喜事報備……只要接到任務,就像聽到了部隊的沖鋒號,他總是第一時間沖鋒在前,走街串巷,直到任務完成方可歇息,有時甚至是通宵達旦。在排查鎮平縣往返人員時,連夜作流調,任務完成時已是凌晨5點多了,還沒有來得及歇息,又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像這樣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他的工作模式是“5+2”、“白+黑”,街坊鄰居看見了總是心疼地說:“濤娃真是一個鐵人。”
(圖為開展鎮平返鄉人員流調工作)
他是防控政策的明白人。他總是認真領會學習上級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他利用小喇叭、宣傳車等方式挨家挨戶進行疫情防控相關政策的宣傳,讓群眾入心入腦,家喻戶曉,使社區上下形成疫情防控人人有責,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的良好氛圍。群眾中流傳著這樣一個順口溜:“返鄉政策哪里找,小城社區找靳濤”,于是他的電話成了熱線電話,每天手機接打電話、發短信、微信等解決群眾的各類訴求上百條。
(圖為入戶宣傳疫情防控政策)
(圖為入戶詢問返鄉人員的身體狀況)
他是隔離群眾的貼心人。住在帝景天城的返鄉群眾閆某某,3月份從北京返回,正常情況下,北京返回人員需14天集中隔離,由于閆某某年齡大,身患重病,行動不便,再加上用藥、飲食也有特殊的要求,不適宜集中隔離,他接到閆某某的報備電話后,積極與辦事處、縣指揮部匯報,征得同意后,安排閆某按要求居家隔離,并告知注意事項,隔離期間,安排醫務人員上門為其做核酸檢測,還經常尋問其一家人的飲食和身體狀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無微不至,閆某一家感動之至,送去錦旗和感謝信深表謝意。
(圖為閆某家人送錦旗和感謝信)
他經常說:“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基層干部、黨員,只有踏踏實實地為群眾辦實事,真真切切地服務群眾,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最好,才能對得起群眾對我的信任。”這是他對人生意義的告白,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驚心動魄的事跡,但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基層干部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