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服務這么好,我再也不用擔心養老的問題了……”日前,住在南陽臥龍區潦河鎮衛生院敬老院的任懷林老人笑著說。
近年來,該區積極探索開展醫療衛生+敬老服務一體化服務新模式,著力解決基層老人特別是特困供養對象病有所醫、失有所護、老有所養的難題,實現基層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深度融合,達到1+1>2的效果。
建立兩院一長制,理順體制機制。該區按照創新管理、整合資源、提升質量、政府兜底的原則,將敬老院整建制移至鄉鎮衛生院,成立鄉鎮衛生院敬老院。醫療衛生+敬老服務模式的核心是建立兩院一長制,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與區衛健委聯合下發任職文件,鄉鎮衛生院院長擔任衛生院敬老院院長,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確保“兩院合一”工作統籌安排,快速推進。
探索社會化經營,提升整體服務水平。該區積極探索在滿足本鄉鎮特困供養對象集中入住的基礎上,預留不低于30%的床位用于社會化經營,盈利部分補貼運營經費;同時與家政服務公司簽訂勞務派遣協議,全面負責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起居;落實家庭醫生簽約制度,建立養護檔案,實行動態更新,切實保障在院老人享受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
加快更新硬件設施,改善養老居住環境。該區按照實用、便捷、無障礙化要求,結合分級分區、醫護康養結合為基本理念,對原敬老院硬件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在可自理和輕度失能區、中度失能區、重度失能區增添醫用設備、呼叫設備等,對原醫務室進行病房式無障礙化改造升級,建成集中醫療護理部,增加康復器械等,切實改善養老居住環境,讓大家住的安心,住的放心、住的開心。
成立醫療保障門診,探索醫養一體化新模式。該區成立專門敬老院醫療保障門診,配備常用和急救藥品、醫療器材、康復器械等,并按比例配備醫護人員,24小時為敬老院入駐對象提供專職醫療服務;開展每日晨檢、常見病診療用藥和多發病診療、健康檔案建立,定期體檢等服務;對失能、半失能人員進行分類管理,根據病種實行分級診療,有針對性地進行醫療救治和康復訓練。
自該區開展“兩院合一”服務模式以來,經過一年左右的探索運營,入住老人數量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4%,社會化老人入住人數逐步增加;慢性病日常護理和急診就醫有了100%的醫療保障。通過此項改革,進一步盤活醫療資源,形成子女得安心、老人得實惠、醫院得發展、政府得民心的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