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南陽市臥龍區公共信用信息歸集達8256萬條,人均96條,“雙公示”信息共上傳2.2萬條,上報率、及時率、合格率均達100%。通過完善市場主體信用檔案,實現信用信息互聯互通,依法披露、使用和管理信息,為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提供信用信息服務。
公共信用信息歸集是建設社會誠信體系的重要支撐,臥龍區利用“信用臥龍”平臺與發改、市場監管、稅務等39個業務系統對接,按照公共信用信息應歸盡歸原則,暢通歸集途徑,堅持擴大覆蓋面,將該區產生的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到平臺。
該區深入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強化社會信用監管工作,大力推行信用承諾,告知性承諾覆蓋16個領域、73個事項、容缺辦理530多項、信用承諾20余萬條。堅持“雙隨機,一公開”+信用監管,在全區26個政府部門、35個領域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將信用政策學習納入黨校學習課程,嚴抓黨員干部誠信教育;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并將公務員信用記錄作為干部考核、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在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資格審查以及評優評先、文明單位創建等方面,全面實行信用報告查詢。
拓展信用信息應用場景是加快推進信用城市建設、體現惠民便民的重要途徑之一。臥龍區積極探索創新更多可能應用的場景,“道德銀行”便是其中之一。“道德銀行”通過對村民、居民道德品質各方面進行評定,憑積分到愛心超市兌換生產生活用品;該區信用聯社圍繞月季、艾草特色產業開發信貸產品,量身定做“月季貸”“艾寶貸”等信貸產品;信用信息應用場景還應用到打造一批誠信示范街區,對沿街門店設立信用評價二維碼,消費者可以通過掃碼了解商戶的信用狀況并對做出評價,被評為“誠信商戶”的可以憑二維碼到指定銀行獲取相應額度信用貸款。
此外,該區積極推進“信易+”項目應用落地,該區探索實施“信易游”“信易租”“信易批”等17個應用場景;借助 “信豫融”平臺,深入推廣“信易貸”工作,印制“信豫融”平臺注冊指南10000余份,結合“萬人助萬企”活動首席服務員發放到企業,并一對一指導企業入駐平臺。截至目前,全區入駐“信豫融”等平臺企業2956家,授信金額達45億元。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的難題。
“臥龍區將在信用基礎建設、信用應用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臥龍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邁上新高度。”臥龍區委主要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