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 任明志 劉昌源 通訊員 王威 孫騰飛 張霄飛 李春天
時下,走進周口市商水縣巴村鎮袁吳徐村,一片花海映入眼簾,數十畝的洋甘菊花開正艷,爭相開放。洋甘菊不僅扮靚了村莊,優化農村居住環境,也成為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共筑鄉村振興的新思路。
時下,走進周口市商水縣巴村鎮袁吳徐村,一片花海映入眼簾,數十畝的洋甘菊花開正艷,爭相開放。洋甘菊不僅扮靚了村莊,優化農村居住環境,也成為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共筑鄉村振興的新思路。
近年來,商水縣建民金銀花種植合作社在鎮、村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發展菊花種植和加工,采取“合作社 農戶”的方式,讓農民在家門口就業,提高經濟收入,為農業產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增收開出了一條致富新路。
商水縣建民金銀花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建民向記者介紹:“現在我不光把周邊的村民帶動起來了,周邊縣市的也都過來上我這邊求購這個木苗技術,他們種植好之后我這邊再進行回收,這樣大家都富裕起來了。”
袁吳徐村種植戶黨玉霞告訴記者:“以前這一塊地都是種金絲皇菊,收了有幾個月的空閑時間,鄉里知道這個情況后,來考察一下,指引俺種這個洋甘菊,現在這洋甘菊一畝地可以收入三四千塊錢。”
據悉,洋甘菊十二月份或者元月份種植,四到五月份收獲,生長周期四五個月。洋甘菊不僅藥用價值高,也是生產高檔化妝品的主要原料,還在鮮花銷售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村民黨玉霞是村里的菊花種植帶頭人,今年她就種植了十多畝洋甘菊,每畝利潤可達3000-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