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 實習生 金萍 通訊員 孫晨光
5月30日,是第六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在河南省科協科普教育基地專項活動的支持下,河南師范大學生物資源博物館開展“全國科技者工作日”系列科普活動。
為探索疫情防控期間的科普新方式,拓寬科普渠道,創新科普形式,該館開展了新型系列科普活動。活動主要分為赴中小學開展科普講座、線下展覽、面向省內中小學一線名師開展線上專題科普三部分,累計參與人數達763人。
據介紹,該館以可持續發展視野下的野生動植物生態保護為內容,分別在河南大學附屬中學、鄭東新區永豐學校、鄭州123中學等學校開展專題講座。通過科普講解、觀察動植物標本、動手制作標本等形式組織課堂活動,幫助學生深入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和意義,促進學生樹立保護物種多樣性的意識。
同時,該館在線上、線下設置了科普展覽、專家講解、互動答疑等環節,將實物標本運用到一線教學中,通過近距離觀看生物特征,將抽象的知識點實物化,能進一步激發對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教材目前所講到的動物幾乎都是教輔資料上的,接地氣的少,抽象的多,學生不感興趣。將博物館云參觀或者實地參觀融入到中學生物學教學中,將會事半功倍。”參與線上專題科普的教師湯青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