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肖風偉 通訊員 祝鶴 周珊珊
“再過幾天我就要退休了,要離開工作了33年的工作崗位。一路走來有苦、有甜、有汗水、有收獲,我從一個青澀姑娘成長為‘多面手’,參與和見證了彭灣鄉快速發展的點點滴滴。我深深地留戀這里的山山水水、鄉親群眾,還有一起戰斗過的領導和同事們……”講到動情處,張建紅激動得紅了眼眶。
這動容的一幕,發生在信陽市平橋區彭家灣鄉鄉村振興之路大講堂上。這一期的主講人是彭家灣鄉黨政便民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建紅,扎根基層奮斗了三十余年的她精心準備了這次講座,走上講臺和領導、同事們分享自己積累的工作和生活經驗。分享會現場掌聲一次次響起,在座的領導和同事們紛紛為之動容。彭家灣鄉黨委書記和本華最后總結道:“張建紅同志33年如一日,將自己的整個青春獻給了彭家灣,為彭家灣的發展出了力,立了功,她的事跡值得我們每一名同志好好學習。”
鄉村振興有產業的興旺、有生態環境的改善提升、有鄉風文明的樹立、有有效治理體系的建立、有群眾生活的富裕,發展和振興的種種源自于一個個鮮活的事跡和每一位辛勞付出的參與者。
今年以來,彭家灣鄉精心策劃,著力收集這些突出的人物和事跡,推出了“彭家灣鄉鄉村振興之路大講堂”,把這些典型事跡和先進人物請到講堂中來,與大家分享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鄉村振興故事,以先進人、典型事為引領帶動,充分營造鄉村振興干事創業濃郁的大環境,讓鄉村振興有“筋骨”、有“血肉”、更有溫度。鄉村在發展、故事在發生,下一步講堂將持續開講,用這種形式記錄下彭家灣鄉鄉村振興的故事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