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周美嬌 通訊員 全曉宇
5月31日下午,南陽市淅川縣人民法院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偉東、原環境資源審判團隊長陳璞、環境資源審判團隊長楊泓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法院新聞發言人、政治部負責人張長海主持,該縣委網信辦、縣電視臺、掌上淅川等7家媒體參加發布會,發放了《環境資源保護工作典型案例》白皮書。
會上,李偉東通報了淅川法院近三年辦理的環境資源類案件情況,并從四個方面通報了淅川法院積極運用審判職能,依法保護水源地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點工作做法。一是提高認識,強化保障,不斷完善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機制。二是更新理念,注重效果,堅持懲治與修復并重,盡最大努力使破壞的生態環境得以修復。三是加強協作,凝聚合力,共護一渠清水永續北送。四是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增強全民保護生態環境資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楊泓向記者公布了淅川法院審理環境資源刑事犯罪的五起典型案例,重點介紹了在環境資源審判中嚴厲打擊遏制犯罪、震懾犯罪的同時,使破壞的生態環境得以修復的三種具體措施。
在提問環節,媒體記者圍繞淅川法院如何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保護的司法聯動機制、禁漁期捕撈少量魚類是否追究刑事責任、砍伐自家樹木是否構成犯罪等進行提問,陳璞、楊泓一一進行了作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淅川法院將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加強區域協作力度,充分發揮司法建議職能,積極參與環境領域社會綜合治理,為建設“美麗淅川”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