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信陽市商城縣汪橋鎮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先鋒模范作用,全面統籌、協調推進,不斷健全長效機制,切實開創潔凈、美麗、幸福的“出彩汪橋”新局面。
黨建引領,強化責任落實。該鎮將人居環境提升工作與精神文明創建相結合,全面推進文明村鎮創建工作。探索三個長效機制渠道:由書記、鎮長、人大主席分別帶隊,負責對各村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指導;把全鎮25個村(社區)和4個街道劃分為9大戰區,分別由班子成員牽頭負責各戰區工作,每年至少開展4次為期一周以上的專項整治活動,逐步實現由“政府包辦”向“群眾主體”轉變,由“大投入”向“花小錢、辦大事”轉變。采取亮點引領、驗收觀摩模式,對合格的村(社區)進行獎補激勵,通過行動不斷刷新汪橋“顏值”,群眾能夠切身享受到環境整治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創新方式,提升長效機制。在人居環境工作中,成立三個專班:汪橋鎮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專班、汪橋鎮集市整治提升專班、重點督查專班。探索三個長效機制渠道:一是采取“黨員干部+保潔員+群眾”模式,二是籌集經費采取“四個一點”,即采取“項目補一點、政府獎一點、能人捐一點、群眾籌一點”的方式,加大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資金投入力度。全鎮實行“四個一”獎懲考評機制,即每日一調度、每周一通報、每月一排名、每年一獎勵,切實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全鎮人居環境整治推進速度快、標準高。
攻堅克難,推動長效治理。一方面大力整治村內亂堆亂放的建筑材料、土堆、柴草、雜物和街道店外經營、占道經營、貼亂畫、亂停放現象,促進全域容貌“靚”起來,生態環境美起來。另一方面對每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和縣人居環境暗訪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聚焦問題和短板,明確專人及時整改銷號,確保發現的問題及時得到徹底解決。同時,重點關注各村房前屋后衛生死角、主干道旁陳年垃圾、白色垃圾進行集中清理,對沒有行動或行動遲緩的村給予通報批評,對工作措施得力、標準嚴、成效好的村給予通報表揚,推動全鎮人居環境整治全域化、精細化、常態化、長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