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陽初夏,走進信陽市商城縣余集鎮,干凈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房舍,滿園花香的小院,人們在繁華中靠近自然,與飛鳥為鄰,與花草為伴,詩意生活撲面而來,處處展現著新農村、新風貌,記憶中的亂堆亂放、殘垣斷壁、破舊房屋全都不見了。這是余集全鎮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及“拆危治亂”集中攻堅行動帶來的一場“美麗蛻變”。
一街一巷一美景、一花一木一世界、一詩一文一情懷。近年來,余集鎮立足聚焦“家園美”“風尚美”“生活美”,不斷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基礎設施建設大提升,帶動人居環境大改善,以人居環境大改善,帶動鄉村產業振興大發展,讓鄉村成為人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聚焦“家園美” 提升人居環境。余集鎮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提升公共服務的重中之重。清潔家園累計籌資100余萬元,全鎮共組織干部群眾150人次,出動作業機械30臺,整治殘垣斷壁482處,整治違法電動車62輛,勸導亂停亂放180輛,在轄區內S338省道兩側新建文化墻1500余米,打造景觀小品30余處,補植紫薇、小葉黃楊等綠化帶4.5公里,新栽植銀杏、梧桐等行道樹3000余棵,在街道兩側新增小型車停車位340個,劃定電動車、摩托車等停車線1000余米,擺放花盆120余組,實行村莊整治全覆蓋,達到全村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凈化,環境美化六化標準。
聚焦“風尚美” 創建示范村組。組織開展“衛生紅旗戶”、“五美庭院”示范戶等系列星級評選活動,樹立了一批人居環境標桿,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創新推出的“衛生紅旗戶”“五美庭院示范戶”督導評選制度,按照“一戶一檔”“一戶一評”方式,記錄每家每戶房前屋后、室內室外的衛生環境情況,每月進行考核評比,激發了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群眾從原來的“揣著手等、背著手看”變成了主動參與,從改變生活習慣入手,從打掃自家庭院開始,以小美聚大美。一個個充滿活力的小小庭院,讓百姓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感。
聚焦“生活美”打造全域旅游。余集鎮一直以來把全縣全域旅游創建融入該鎮發展理念之中,無論是1.82億的生態扶貧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還是棲鳳嶺公園建設,甚至將來要實施的西灣村等5個村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都離不開“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將迎水村古村落、紅軍醫院、紅軍墓結合項目建設修建完善,延長商城紅色旅游線路。該鎮將搶抓全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機遇,加大對全域旅游創建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大宣傳,提高全民參與意識,結合自身實際,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優勢,不斷在紅色旅游資源開發上下功夫,大力發展美麗鄉村游、全域旅游產業,助力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
人居環境治理工作只有開始,沒有結束。下一步,該鎮將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圍繞“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總體目標,形成人居環境整治長效工作機制,做好人居環境整治,高質量推進“商旅勝地小漢口 ”和“美家園余集鎮”建設,讓鄉村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切實美化居住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