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南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于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9號)》。
詳情如下:
一、市外人員入宛返宛須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區(村)、單位報備,入宛返宛后第一時間向目的地村(社區)、單位報告,主動配合疫情防控部門落實信息排查等健康管理措施。本市人員離宛外出須向居住地社區(村)、單位報備。
二、境外入宛返宛人員,已在第一入境點完成14天集中隔離的,返宛后落實7天居家健康監測管理。
三、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屬縣市(區)入宛返宛人員,實行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入宛返宛人員,需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宛返宛后24小時內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四、低風險地區入宛返宛人員,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行程碼,入宛返宛后24小時內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五、發生本土疫情但沒有劃定中高風險地區,且近期新增感染者較多的縣市(區)入宛返宛人員,參照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入宛返宛措施落實。
六、發生疫情地市的大學生返鄉,如高校校園內無疫情,且學生在校內已經完成7天以上封閉管理,持本校開具的返鄉證明和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采取點對點閉環方式返鄉,入宛后落實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返鄉的大學生,確需集中隔離的,免除集中隔離費用。
七、各類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要嚴格落實“一測一掃兩查驗”,即測體溫,掃“場所碼”,查驗健康碼、行程碼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發現出入人員健康碼異常的,經營主體要第一時間向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告,及時落實管控措施。
八、廣大居民群眾要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等良好的衛生習慣,出入公共場所要配合掃碼、測溫、一米線等規定。及時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謹慎郵購國外和國內疫情發生地區商品。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咽痛等癥狀,立即佩戴口罩前往就近發熱門診就診,并如實報告個人旅居史及接觸史,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以上措施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動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