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張治中 見習記者周美嬌
近日,在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南陽市內鄉縣公安局被授予“全國優秀公安局”。這是內鄉公安繼2000年之后,時隔22年再次榮獲全國公安系統最高榮譽。
據悉,此次全國共有86個單位榮獲“全國優秀公安局”稱號,其中河南省僅3家,南陽市僅內鄉縣公安局1家。
翻開內鄉縣公安局近幾年來的工作日志,一張張戰果斐然的“成績單”赫然映入眼簾——僅2022年以來,110接報有效警情、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別下降10.94%、12.81%、15.23%,盜搶騙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27.39%,電信網絡詐騙發案數下降37.65%……暖心服務“一村(格)一警”,提供延時預約、網上通辦等“不打烊”服務;高標準建成47個警務室和155個駐村警務工作站,實現一村一警、一格一警、社區民(輔)警兼職村居“兩委”率達100%,“一村一警”智能平臺使用率、應用率、達標率等各項數據動態保持100%……
保持高壓態勢 嚴打違法犯罪
2019年2月,內鄉縣公安局接到公安部通報其縣城某電影院涉嫌盜播影視作品,要求核查。該局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進行強力攻堅。針對此類犯罪行為隱蔽性強、手段職業化、技術含量高等問題,專案組民警決定從一條條細小線索入手,層層抽絲剝繭,分赴全國6省14地市,連續11天熬夜奮戰,一舉打掉犯罪團伙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在環境污染防治攻堅中,內鄉公安深入開展治污風暴、打擊食藥環農、非法采砂等專項行動,成功偵破部督“陳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省督“梁某等人非法采砂案”等65起涉環刑事案件,有效守護內鄉藍天白云、綠水青山。
基層治理精細化 筑牢基礎防線
“基礎+科技”雙輪驅動,是內鄉公安推動平安內鄉建設又一深入探索。內鄉公安深化“一村一警+”,實行四級網格化管理,構建以“一村一警+網格員”為支撐的“1+5+N+X”基層治理架構,目前,已選用一級網格長16名、二級網格長742名、三級網格長4319名、四級網格員8617名,構建起“村村有網、網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負其責”工作格局。2020年以來,依托“一村一警+網格員”,先后收集社情民意3526條、化解矛盾糾紛758起、清零風險隱患357處,全縣創建“四零”(零發案、零事故、零信訪、零輿情)平安村居效率高達85.8%。
智能社會防控 改革創新提升戰斗力
2018年12月,內鄉公安接到群眾田某報案,稱其網上投資被騙56萬元。內鄉公安立即成立專案組運用科技系統深度研判,僅用一個多月時間成功偵破該案。這是內鄉公安深度應用信息化手段偵破新型犯罪的一個縮影。內鄉公安探索建立“五警聯動”即以指揮中心為龍頭、情報中心為核心、特巡警為骨干、刑警和派出所為支撐,聚焦數據賦能,運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強力推進“雪亮工程”,“圈、線、點”相結合全方位、立體化防控體系、推進“智安小區”建設、推廣視頻監控項目建設,實現全方位、無死角、全覆蓋,以智慧公安提升平安建設效率。
規范執法有力度 為民服務保初心
人民公安為人民,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群眾最根本的利益出發,內鄉公安不忘初心與使命。實行執法辦案“五通告”:接警辦案全流程密切與報案人溝通;指揮中心對接處警回訪征詢現場處警滿意度;辦案單位針對案件向報案人至少三次通報告知;警務室民警對轄區未破案件重點走訪。強化一線執勤“優服務”:一般交通違法行為,“重教育、輕處罰”,重點教育引導廣大交通參與者增強安全意識,最大限度減少事故發生。做優窗口警務“樹形象”,在“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中做優“一次辦妥”政務品牌。
全國人大代表、牧原集團董事長秦英林這樣說道:“牧原發展成為全國畜牧業的龍頭企業,離不開內鄉公安的保駕護航!”
“平安是民生之需,穩定是發展之基。我們努力回應群眾呼聲、順應群眾期盼,讓犯罪分子無處可藏,讓人民群眾幸福安康。”內鄉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胡萬里說。
內鄉縣公安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深化平安聯創“四化共治”,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全面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為內鄉縣先后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稱號,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連續11年保持全省先進作出了突出貢獻。
如今,“平安內鄉”已成為一張靚麗的名片,內鄉縣公安局民輔警用“辛苦指數”換來菊鄉大地市民群眾街頭巷尾悠然自得漫步、臉上燦爛笑容的“平安指數”和“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