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張治中 見習記者 周美嬌/文圖
今年以來,南陽市鎮平縣柳泉鋪鎮緊緊圍繞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1050”專項行動,真抓實干、率先垂范,在“路宅分離、立面改造、植綠補綠”三個方面集中發力,在“拆、清、建、管”四個方面創造性工作,通過全鎮路域環境“質”的提升,使該鎮的農村人居環境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干出了形象、干出了精彩。
【路宅分離,還出公共空間】
柳泉鋪鎮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沖,境內312國道橫貫東西,戰備路、遮彭路兩條縣道縱貫南北,干線道路長,路域環境復雜。因此穿村過街的主干道整治,就成為衡量該鎮整治創建效果的重要標準。
今年以來,該鎮書記、鎮長親臨一線、現場督導,主要班子成員分包路段,形成了“高位推進、整體聯動、合力攻堅”的良好工作格局。首先從“路宅分離,還出公共空間”突破,還道路于民,還空間于民。
在路宅分離整治中,該鎮依據地形地勢、管制難度、地面形態等不同情況,以綠籬隔離為主,輔助警示樁隔離、矮墻隔離、花壇隔離等,因地制宜,將道路和群眾的住宅、商戶、企業分隔開來。至目前,總計栽植綠籬4000米,栽設隔離樁900根,修建隔離墻600米,建小花壇6處,鋪設涵管1300多米。通過路宅分離,有效地避免了擠占道路現象,保障了道路的有序暢通,更增加了周邊居民住戶的安全指數。
【立面改造,突出鄉村風貌】
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離不開鄉村文化的提煉和人居環境品質的提升。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鄉村同樣需要舊貌換新顏,成為留住鄉音、鄉情和鄉愁的所在。
為打造全新的鄉村風貌,柳泉鋪鎮多方借鑒外地成功經驗,精心設計改造方案,采用坡屋頂、墻體粉刷、文化長廊、綠網覆蓋等多種形式,對沿路墻體、圍擋進行凈化美化。按照“適用、美觀、節儉”三個標準,在細節上做文章,在特色上求突破,努力建設精品工程。
至目前,全鎮總計改造坡屋頂15處、粉刷墻體 13000平方米、建文化長廊180米。通過立面改造,該鎮19個行政村,不僅保留了農村的傳統風貌和民風民俗,而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既提升了鎮域形象又改善了人居品質。
【植綠補綠,生態和諧自然】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近日在柳泉鋪鎮域戰備路段看到,該段全長4.2公里的道路兩旁各拓寬3.3米,新栽的一排排法國梧桐正張開綠葉,沿途風景蔚為壯觀。
這是該鎮對312國道、戰備路等主干道,高標準植綠補綠、拓寬改造、暗管排水等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根據路肩寬窄、路邊地形,該鎮采用喬灌、片林、花壇、草坪、花帶等多種形式,對道路兩側進行全域、全方位綠化,做到一處一景、三季有花、四季有綠。
據柳泉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先春介紹,此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1050”行動,鎮內主干道兩側的違章建筑全部拆除,路肩全部加寬,兩側綠化標準和檔次顯著提高,鎮域農村人居環境形象提升、面貌一新。
堅持全路段、全區域整治,柳泉鋪鎮“路宅分離、立面改造、植綠補綠”三箭齊發,在營造優美的道路出行環境上下功夫,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上做文章,正以行動破解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難題,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全面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