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陽市桐柏縣大河鎮完善鎮區排水、道路、凈化、綠化、亮化工程3公里,出動車輛20臺人員500人次大力整治房屋亂搭亂建、雜物亂堆亂放、桿線亂扯亂拉等現象,做到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有序、美觀”。深入實施“四水同治”,扎實開展“三查三清”,堅持巡河常態化,先后完成河道清淤2000米,堰塘清淤150處。開展人居環境觀摩活動,先進村授予紅旗并發放獎金,落后村發黑旗并表態發言。大河鎮“鐵腕”治污,全面治理“六亂”開展“六清”,掀起人居環境整治熱潮,殘垣斷壁徹底拆除,治理環境標準不斷升級。
狠抓堵點難點,加大整治力度。將大河鎮區劃分為5個責任區,由機關5個委辦60余名同志分包,每周一開展集中清理,以治理“六亂”、開展“六清”為重點,實現了集鎮河道、道路保潔全覆蓋,日常管理規范化和垃圾清理常態化。協調縣城管局聯合執法2次,出動鉤機4臺、鏟車2臺、清理車6輛,集中拆除殘垣斷壁306戶,拆除棚子26處,私搭亂建145處,清理亂堆亂放105處,清理亂貼亂畫400處,整治規范網線、電線87處,旱廁126座,村莊周邊塘堰清淤21座,新增垃圾桶70余個,建畜禽糞便處置池26座,鎮財政撥款36.6萬元,通過鐵腕治理,村莊、社區、街區面貌煥然一新。
完善基礎設施,補齊發展短板。道路和街道建設一直是大河鎮的短板,為徹底解決大河鎮1.6萬群眾近二十年來的出行難問題,該鎮政府積極協調上級交通部門,完成了對S334線大河段22公里道路(除好漢坡高架橋外)的改造升級,對街區東西兩個漫水橋進行了升高改造,3公里街區道路進行了全面鋪油。對街區2公里的排水溝進行了改造并安裝了太陽能路燈150盞,鋪設道沿石3600米,生態磚6000平方米,種植紅葉石楠600棵,按照徽派風格粉刷墻體5000平方米,改造房檐2300米,安裝LED電子屏一個,臨河兩岸安裝了霓虹燈帶,街區夜景成為廣大群眾爭先打卡的網紅地標。街區的華麗蝶變,改變了十幾年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街區住戶門前當院子,污水順街流,街道黑通通的歷史。街燈亮了,群眾的心也亮了,群眾的幸福感提升了,對政府的認同度也提升了,初步形成了大河鎮“山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獨特山水小鎮風貌。
強化督查評比,形成長效機制。大河鎮結合工作實際,成立環境衛生治理督查組,對環境衛生治理工作進行全面細致的督查,同時建立“周安排、周督查、月排隊”長效機制,對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實行一周一安排、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報。先后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專項督查18次,觀摩評比6次,先進村授予紅旗并發放獎金,落后村授黑旗并表態發言,通過表彰先進、鞭策后進、樹立典型,進一步增強全鎮各村做好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責任感和積極性。同時,組織鎮班子成員、各村支書到兄弟鄉鎮學習參觀2次,學習他們在環境治理工作上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激勵全鎮黨員干部以務實的作風、實干的勁頭、有力的舉措,在環境治理工作中爭優創先,全面推進鎮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邁上新臺階。
強化隊伍管理,堅持群眾參與。推進物業化環境治理,積極倡樹文明新風。實施鎮、村聯動機制,在物業公司和各村委會的管理下,對全鎮13個行政村431名公益崗保潔員進行定崗定責,實行差異化管理、按照每周一、三、五對本人所包路段、村莊進行清理打掃,周日對全村重點場所集中清理的常態化保潔機制,實行上崗簽到制,量化考勤增加保潔員的主觀能動性。全鎮14個鎮村文明實踐站所,新增宣傳版面25個,發放環境整治宣傳頁2300張,發動黨員群眾和志愿者積極參與,自覺履行門前“三包”責任,通過評比文明衛生戶、設立光榮榜、曝光臺等形式,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著力打造山青、水綠、民富、鎮強的生態宜居大河。通過宣傳人居環境整治,村級開展“環境衛生星”、“五美庭院”評比,掛“環境衛生星”“五美家庭”牌,督促引導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治理工作,達到政府、村委會和群眾共建共管共享的格局,實現村莊、街區凈起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