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伙人打著“資產解凍”幌子
發展20多萬“會員” 涉案超1500萬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
12月6日,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公安局鄭東分局獲悉,近日,鄭東分局案件偵辦大隊破獲一團伙以“解凍”海外資產為由實施詐騙的案件,不到半年的時間,這個團伙發展“會員”20余萬人,涉案金額高達1500余萬元。主犯被抓時,其隨身攜帶177萬元人民幣、350萬港幣,用來揮霍消費。
【調查】
相關警種有力配合
嫌疑人悉數落網
2017年11月,一條線索引起鄭東分局案件偵辦大隊的注意:一電信詐騙團伙活躍在網絡上,該團伙犯罪嫌疑人以國家正在解凍追回海外遺留的民族資產,并用該資產向民眾發放扶貧資金為由,在全國范圍內招募大量“會員”,收取相應的“項目費”。
經初步摸排調查,民警發現此案涉及人員多、金額大。因該團伙分散在全國各地,取證工作有一定難度。專案組一方面組織精干力量對該團伙的人員架構和詐騙模式開展調查,一方面安排偵查員分赴廣東、貴州、云南等地查詢大量銀行信息,落實受害人數、涉案金額。
在相關警種的有力配合下,辦案民警初步鎖定了該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藏匿在河南、廣西兩地。因嫌疑人藏匿的地點多為山區,基本坐落在懸崖峭壁之上,為方便調查,民警驅車從鄭州出發,到達廣西某市開展工作后,得知嫌疑人在珠海作案的消息,于是辦案民警又從廣西直奔珠海,到達珠海時未能發現嫌疑人蹤跡,從珠海又前往廣西某市,經過連續三天的奔波,11月26日,民警將在廣西某市的主要嫌疑人劉某成功抓獲。同時,藏匿于河南某市的該團伙骨干成員也悉數落網。
【騙局】
聲稱能解凍海外資產
拉攏20余萬人入會
嫌疑人常某供述,其在2017年4月聯系到之前做基金項目的“何大姐”,稱可以使用“黃氏基金會”(據稱該基金會負責人黃某是百歲老人,長期在美國療養)的名稱開展業務,隨后7月底便組建了相關團隊,并根據劉某等人偽造的海外資產項目文件、材料,分頭開始工作。
2017年7月以來,劉某聲稱有數百億元海外民族資產可以解凍,需要該“基金會”在民間尋找精準扶貧對象,一旦資產解凍追回便分給每個“會員”80萬元~200萬元不等的養老費用。為調動“基金會”的積極性,劉某等人“承諾”給予“基金會”成員終身制工資,發展的部分會員享受90萬元~150萬元不等獎勵。
該“基金會”模仿軍隊建制,下設8個軍級編制,4個獨立師,3個獨立團,同時每個軍下設4個師,每個師下設3個團,每個團下轄10個微信群,每個群成員為450人左右,群成員發展對象為40歲以上陌生人員,進群后即被推薦上述投資項目。一旦“會員”通過微信紅包、微信轉賬將“項目費”交給群主后,由群主匯總所有費用并附“會員”身份信息明細報至“師部”,由“師部”通過銀行轉賬至“基金會”財務部。
因該“基金會”打著扶貧基金的名義,且“項目費”低至69元~200元不等,該團伙發展十分迅速,不到半年時間已拉攏20余萬人入會,涉及金額1500余萬元。
11月26日劉某到案時,其隨身攜帶有177萬元人民幣、350萬港幣,以此方式獲取的大量現金均被其揮霍消費。目前,該團伙12名主要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提醒
不要輕信他人
在網絡發布的信息
民警提醒:“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是一種借助互聯網傳播,集返利、傳銷、詐騙為一體的新型、混合型犯罪,大家在工作、生活中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他人在網絡上發布的相關信息。民警建議,家庭成員之間應加強溝通聯系,降低受騙上當的概率,一旦遇到可疑情況,應盡快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