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陽市臥龍區在化纖廠機器設備拍賣項目中通過啟用“綠色通道”, 開展“觸發式”跟蹤服務,項目最終以619.71萬元成交,增值345.40萬元,增值率達125.92%,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圖為化纖廠拆除現場)
近年來,臥龍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著力打造以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平臺為依托的服務、交易、監管三位一體的信息化體系,開啟了交易全程不見面,交易過程網上留痕、可追溯的新模式,為市場配置公共資源提供臥龍交易樣本。據了解,今年1至5月,該中心完成交易項目81個,總交易金額23.89億元,共節約資金4189.57萬元,增收金額448.25萬元,累計節資增收共計4637.83萬元。
讓“不見面投標開標+遠程異地評標”成為新常態。該中心依托電子化交易平臺,不斷探索、創新、優化“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交易模式,重塑公共資源交易新形態,實行“不見面投標+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實現了遠程異地評標“縣域聯動”“跨市聯動”“跨省聯動”的突破,為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奠定了堅實基礎。至目前,共開展遠程異地評標51場次,交易金額達10.26億元。此外,該中心還進一步簡化進場交易資料,為市場主體提供“線上辦、不見面”服務,實現交易流程網上可視化管理。將原來建設工程項目、政府采購項目進場需提交的9項資料簡化為3項資料,交易流程網上可視化管理,接受社會監督。
建立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管理運行新體制。去年5月,臥龍區建立了市區一體化電子交易平臺,該中心在全市率先以電子化交易流程重新設置業務股室、確定股室職責,實行分段式流程化管理,實現中心業務管理運行體制與電子化交易流程特性相匹配。
實行“信用+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新模式。該中心在電子化交易平臺內嵌入《信用中國》網站,實現數據自動交互比對,提出在200萬元以下政府采購活動中,供應商只需提供書面信用承諾,即可免于提交財務狀況報告、繳稅證明等6種證明材料。目前,已接受106家供應商“承諾函”,涉及采購項目32個,降低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累計約20余萬元。
開辟“微信公眾號+交易”的新通道。該中心對自有微信公眾號進行全面改版升級,下設“交易信息”“政務公開”“黨建引領”三個模塊。進一步拓展了招投標信息的發布渠道,給各方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快捷、準確、高效的信息。“公共資源交易+微信”模式,開啟了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的新途徑,實現了“動動手”“滑滑屏”就能“手機看”“掌上辦”,極大增強了市場主體獲得感。
該中心負責人王偉宏表示,臥龍交易中心將進一步發揮好交易平臺聚合配置公共資源的作用,以電子化交易平臺為依托,優化升級電子交易系統,加載數字化的便民利民服務項目,重點在遠程異地評標、大數據應用等方面做文章,不斷提升交易全流程網上辦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