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趙爽 通訊員 王巴黎 文/圖
“謝謝了,真是太感謝了,謝謝你為我追回了電動車……”6月20日下午,打工者黃某專程來到焦作市公安局山陽分局藝新派出所(以下簡稱藝新派出所),緊緊握住幫自己追回失竊電動車的民警張津源的手表示感謝。
原來,兩天前,黃某在某工地干活時,將自己的電動車放在工地附近,卻忘了拔掉車鑰匙,收工后發現電動車不見了。報警后,黃某認為電動車找回的可能性不大。讓他沒想到的是,短短兩天后,案件偵破,電動車被民警追回。主辦這起案件的民警叫張津源,是藝新派出所副所長。
今年33歲的張津源在公安法制、刑偵部門都歷練過,2021年年初來到藝新派出所,擔任主抓案件辦理的副所長。
2021年,藝新派出所的案件偵辦工作邁上了新臺階,既有偵破市公安局掛牌督辦系列盜竊案的亮點表現,也有整體破案率大幅提升等綜合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有該所全體民警的攻堅努力,更有張津源的辛勤付出。
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光。從刑偵崗位到治安崗位,張津源迅速轉型、取得戰功,讓人刮目相看。短短一年多時間,他先后獲得“河南省公安機關成績突出青年民警”、“焦作市公安局優秀共產黨員”、“焦作市優秀人民警察”、“全市公安工作成績突出個人”等榮譽稱號。榮譽的背后,是日復一日的辛勤付出,是從領導到同事的一致認同。一名年輕民警,對公安工作付出了怎樣的熱情和努力?我們先來看一看讓人動容的一幕……
2021年7月21日1時許,防汛搶險的關鍵時刻,已經兩天沒有回家的張津源正堅守崗位。此時,電話鈴聲突然響起,即將臨盆的妻子羊水破裂,急需前往醫院。張津源這才將家中的實際情況上報,在同事們的催促下趕緊回家。接上妻子,送到醫院,通知親友前來幫忙……
當日中午,操心負責區域工作的張津源,悄悄回到所里干起工作。領導和同事發現后,又將他“趕”回醫院。
7月22日,妻子生產,由于種種原因,她和孩子還需住院一段時間,張津源請假到醫院照顧妻兒。巧的是,當月月底,該所轄區發生一起尋釁滋事案,4名犯罪嫌疑人案發后逃竄。
得知情況后,張津源立即回到所里:“上個月發生過一起類似案件,我一直在跟進,此次案件的逃竄人員和上次案件的涉案人員應該是一批人,我對情況比較了解……”張津源堅持上案,并告訴領導家里的事情已安排妥當。隨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他帶領同事一步步攻堅、一點點搜集線索,落實了4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具體落腳點,并將其中的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9月中旬,在焦東路旁某小區蹲守時,張津源發現了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對方此時也感覺到異常,急忙跑向附近的地下車庫躲藏。關鍵時刻,張津源讓同事封鎖車庫出入口,自己帶頭到車庫里排查。犯罪嫌疑人無處可躲,面對民警開始進行反抗,張津源不顧危險,奮勇上前將其制伏。
深愛妻子的丈夫,多想陪陪躺在病床上的妻子;深愛孩子的父親,多想抱抱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辦案期間,張津源幾次抽空匆匆趕到醫院,看一眼妻子和孩子后就繼續執行任務去了。
群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張津源知道自己的責任有多大,為了公安事業,為了及早破案,他選擇舍小家為大家。
工作中,張津源充分利用在刑偵、法制部門的工作經驗,積極制定各項措施。抓機制建設,確保受立案落地見效,堅持每天例行晨會,由值班民警匯報接處警情況,對于疑難復雜案件,由全體民警共同商議案件定性及后續工作措施;抓業務學習,確保民警嚴格規范執法,不斷增強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執法意識,著重加強案件民警在法律理論知識、本職業務要求等方面的培訓;抓關鍵環節,確保各項執法環節規范有序,細化工作流程,積極構建責任到人、精細作業、實現從接處警到受立案一系列執法工作環節的規范化。
“人民警察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責任和使命。無論鮮花還是荊棘,平坦還是泥濘,穿上這身警服,就必須帶著對公安事業的忠誠無畏前行……”張津源說,他腳下的這條路還有很長,他會不變初心、堅守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