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環境整治任務雖重,但群眾能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現在大家都鉚足了勁加油干。你看,現在群眾的生活環境多美!”近日,在信陽市商城縣長竹園鄉汪沖村,花樹儼然,民居整潔,田園如畫。商城縣委常委、長竹園鄉黨委書記董陽向記者如數家珍般介紹起該鄉人居環境整治的“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法。
該項工作法中的“一”,就是繪制好一張網格。該鄉整合干部、黨員組長、保潔員共1500余人,科學劃分環境整治的“網格圖”,以科級干部為網格片長,駐村干部為網格長,村干部為網格負責人,黨員組長和保潔員為網格員,推行“網有人管,格有人看,活有人干”的管理制度。
該鄉以兩項制度保障人居環境整治常態長效,一是建立完善了轄區內垃圾清理、清運、考核、獎懲等保潔長效機制,二是實行了一日一督查、一周2次以上通報、一月一觀摩評比的督導機制,實行問題清單交辦等推進措施。
“為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重點是開好了三個會議,也就是開好村兩委會、黨員組長會、鄉賢能人會。”董陽說,至于“四”,就是抓好“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包聯企業走訪,以及河長制、路長制工作,讓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載體。
在人員參與方面,該鄉著力匯聚五方力量,倡導主要領導帶頭干、幫扶責任人積極干、黨員群眾參與干、縣直單位幫助干、保潔人員分片干,實現了共建共享。
“人居環境整治必須因地制宜,貴在得法。”董陽表示,該鄉持續運用好“六個方法”,即在整改市縣反饋問題時“定人定物定時”,以“五美庭院”評選引導群眾“門前五包”,各村常態化開好“三會”,以督導通報倒逼環境問題整改,積極學習兄弟鄉鎮好經驗好做法、取長補短,強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等舉措,逐步實現了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