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綠色軍營,他歷經錘煉,造就他的錚錚鐵骨和雷厲風行。在部隊熔爐,他深受教育,造就他的堅定黨性和愛民初心。退伍返鄉,他以一顆“兵”心,愛崗敬業,堅守在護路一線,呵護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他更牢記使命,用大愛之心奉獻社會,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奔向康莊大道。
熊宏磊,男,漢族,45歲,中共黨員,南陽市新野縣沙堰鎮政府工作人員,部隊復員就業,現任沙堰鎮公路站站長之職。在部隊服役期間,任副班長、連部文書等職,獲個人嘉獎四次,1997年獲班集體三等功一次,1998年獲“優秀士兵”榮譽稱號。2014年,沙堰鎮公路站榮獲“河南省先進站所”稱號(獎勵鎮政府八萬元);2015、2016年農村公路“暢潔杯”勞動競賽活動中被授予“銀杯單位”;2014、2015、2016、2017年,全縣交通運輸工作中被評為先進個人;2019、2020、2021年“環衛工人節”中被評為先進環衛工作者。
鐵打的護路先鋒
沙堰鎮地處新野縣城北部,轄21個村,“南新”公路穿境而過,農村公路有198公里。鄉村公路成為全鄉群眾連接外界的“黃金線”,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橋”。然而隨著農村運輸車輛的增多,農村公路的維修養護成了突出問題。部分地方重建不重管,凹凸不平,裂縫塌陷,有安全隱患,成了農村發展的一個障礙。
1998年從部隊退伍回來后,熊宏磊被分配到沙堰鎮政府上班。組織上看他部隊出身,組織觀念強,個人素質高,安排他到公路站工作。他沒有挑肥揀瘦,主動接過公路站這個重擔。他上任后將全鄉的農村公路跑了一遍,對需要新建的公路、修養維修的路段、需要設置安全提示的路段,逐一做了注釋,繪好公路大發展的“宏圖”,為做好公路養護打下了堅實基礎。
熊宏磊確立了“建管并重,突出關鍵,強化考核,機制長效”的公路發展和管理思路。在工作中,敢于吃苦,奮勇當先,以身作則,帶領公路站同事和村護路管理員頂風冒雨,奮戰酷暑,打響公路的聯通戰、維護站、提升站。最難建的是肖莊村2.4公里農村公路,正值“三夏”天氣,酷暑難耐,大汗淋漓,加之村與村土地需要協調,與農戶需要溝通,路上還需要清障,熊宏磊天天泡在工地上,每天晚上帶著工作組,協同村干,逐戶動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硬生生把別人說不可能完成的事辦成了,路通了,人心也順了,一致出行困難的現狀徹底改變了,肖莊村書記張子浩拉著熊宏磊的手說:“我代表肖莊村感謝熊站長,感謝鎮政府,感謝鎮黨委!”熊宏磊就是這樣的共產黨人,心里裝著老百姓,替老百姓實實在在辦事,把百姓的利益永遠放在第一位。
同事們和村組干部都說:走上這寬敞明亮的大道,多虧了熊站長,他是鐵打的身板火熱的心。
漫漫八年征程,經過熊宏磊的辛勤付出,全鄉新修農村公路109公里,設置各類路標60處,公路維護做到常態化、制度化。一條條道路見證了這位退役老兵的真摯情懷。
水做的慈善之心
熊宏磊多年來在基層工作,穿行在鄉村之間,關注著家鄉的教育事業、弱勢群體,用自己的大愛之心獻出自己的力量。
自2016年以來,熊宏磊在教師節、元旦向附近學校捐送茶杯、掛歷等慰問品200多套;他看到趙湖心雨學校課桌有些陳舊,體育器材不足。他從自己尚不寬裕的收入中拿出8000多元捐贈課桌20套,乒乓球臺一套;2018年教師節向豫郵希望小學捐贈200套書包和學習用具;2016年主動和郵政支局、信用社聯系,在家中設立網點,方便附近群眾生活。
沙堰鎮敬老院住著80多名特困人員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熊宏磊說:“我們過上穩定幸福的日子,不能忘記這部分特殊人員,要讓他們晚年過上幸福生活。”2019年向沙堰敬老院捐贈衣服72套,價值7000余元;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他向衛健委捐贈隔離服500套,價值13萬多元。
致富不忘扶貧,發展回報社會,熊宏磊以自己的執著、愛心和膽識,譜寫了扶貧開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奉獻之歌,正如豫郵希望小學呂書旺校長在感謝他的時候所說,“謝謝宏磊同志,正是有了你這樣的共產黨人,我們希望小學才真正有了希望!”
大愛無疆,人間有暖。熊宏磊,這位鐵血軍人的背后更是隱藏一顆如水般的大愛之心,不斷散發著慈善的光芒,給社會傳遞著一個普通退役軍人的溫暖。
火樣的幫扶熱情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在脫貧攻堅的大考中,熊宏磊認真對待,主動融入,用火一樣的熱情,去為貧困群眾排憂解難,落實扶貧政策,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在家鄉,他就是扶貧的一面旗幟。
熊宏磊分包的焦店村一共23戶貧困戶,大部分貧困原因就是缺少勞動力或是因病致貧,他逐戶走訪調查,分析致貧原因,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脫貧方案,并逐戶幫扶。貧困戶楊振山,常年哮喘,妻子精神失常,兒子視力障礙,熊宏磊協調城建所和扶貧專班并聯系施工隊,先改善楊振山家居住條件,蓋了四間平房和一間廚房,然后又配置了廚房用具,安排楊振山加入了社保局公益崗位。
熊宏磊在2018年又協助家人建成車灣村扶貧車間(新野縣簡威服飾有限公司),使貧困群眾實現就地就業,家門口也能增加收入。該村貧困戶向國英本人體弱多病,經濟本就不富裕,加之兒子又不幸車禍,生活不能自理,更是雪上加霜,熊宏磊看在眼里,主動跑到向國英家里,讓向國英到扶貧車間務工,從根本上解決了向國英家的生活困難。他所分包的貧困戶全部如期脫貧。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退役軍人的擔當和使命。
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猶如洪水猛獸,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為了響應政府號召,熊宏磊把這次疫情當成自己人生的第二次戰場,沖鋒戰斗在前,不怕苦、不怕難,抱著犧牲的大無畏精神,主動請纓,戰斗在防疫第一線。沙堰鎮焦店村村大人多,大型超市就有兩家,加之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眾多,監管難度極大,他要求到焦店村防疫站,沒黑沒明值守,還利用自家車輛進行義務防疫宣傳,光油費就有1200多元。正是他的這樣努力,使他具有了克難的責任擔當和公仆情懷,這也是他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實踐。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敢問付出為誰,卻為父老鄉親。這就是一名退伍軍人的本色,這就是一名基層共產黨人的博大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