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 通訊員 賀洪強 文/圖
在“中國第一米”黃金晴的老家原陽縣,還有著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武器”——這里有著全省最大、國內領先的EPB鉗體龍頭企業;這里成立了全國首家預制菜全產業鏈創新中心,被中國肉類協會授予中國預制菜(肉類)產業基地;這里已經建成豫北最大的智能冷鏈公用型保稅倉……
日前,2022年上半年新鄉市各縣(市、區)地區生產總值排名出爐,原陽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增速穩居全市15個縣(市、區)第2位。原陽憑啥位居“榜眼”?該縣縣委書記劉兵給出了答案:“把壯大產業集群作為發展首要動能,持續打造食品、物流、裝備制造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每天3000噸原陽預制菜走向國人餐桌】
近年來,預制菜突然火了。對于餐飲企業而言,預制菜能有效緩解租金高、人工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潤低的“三高一低”的難題。隨著烹飪小白、單身群體的不斷擴容,又開啟了預制菜C端消費的高速發展。
這其中,“原陽元素”貢獻了不小的力量——每天都有3000噸預制菜從原陽發出,走向國人餐桌。在原陽縣,有65家知名食品企業,產品種類突破4000種。今年上半年,生產預制菜的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0.5億元,同比增長41.8%,預計今年突破100億元,力爭“十四五”突破500億元。

政府搭臺,企業“做菜”,“智囊團”助力,在不久前召開的2022中國(原陽)預制菜行業大會上,多項重磅合作協議達成——
中國預制菜產業聯盟授予原陽中國(首家)預制菜全產業鏈創新中心、中國肉類協會授予原陽中國預制菜(肉類)產業基地;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設立專家工作室,并擔任中國(原陽)預制菜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與大連工業大學、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等高校開展合作,共建產業研究院、食品研究院等創新平臺。
原陽縣還打出了“組合拳”,暢通供應鏈。該縣投資53億元,先后建成國內最大的中央廚房產業園和凡品速食產業園,正在規劃建設9萬平方米的河南預制菜創新孵化園,投資64億元籌建中部(原陽)冷鏈產業中心,上線原陽預制菜網。
【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化】
位于原陽縣的六寶新基建冷鏈云倉項目,是豫北最大的智能冷鏈公用型保稅倉,也是新鄉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我們的自動化智能立體冷庫,擁有31560個庫位,庫內使用自動堆垛機10臺,日吞吐量可達3000噸。”河南大邁六寶冷鏈物流倉儲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王霄樂說。

該項目利用溫控、保鮮等技術工藝,確保冷鏈產品在初加工、儲存、運輸、流通加工、銷售、配送等全過程始終在規定的濕度環境下,以減少食品損耗,保證食品質量。項目正式運營后,將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牛羊肉、海鮮等產品供應,持續擴容“買全球”采購通道,預計可拉動年進口貿易400億元。
在金豫河冷鏈物流園項目建設工地現場,一期工程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該項目總投資6.6億元,總庫容約12萬噸。自今年6月底開工建設以來,施工人員馬不停蹄趕進度,目前1號冷庫、2號冷庫主體已封頂,二次結構施工已完成。
如何將交通區位優勢轉變為發展勝勢?原陽加快了向樞紐經濟“蝶變”的腳步——全力服務保障蘭原高速、安羅高速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勝利路、解放路西延等內聯道路建設;積極構建鄭新(原陽)現代物流園區、綜合物流園和城市物流園、鄭州都市區國際物流副中心“一區兩園一副中心”區域物流樞紐網絡。

【緊盯大項目,助推裝備制造產業提檔升級】
“我們與比亞迪、吉利、長安等汽車品牌合作,主要供應鋁合金轉向節和EPB鉗體零部件,年綜合配套業務量260萬臺,全國行業市場占有率達15%以上。”據河南祥瑞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偉介紹,該公司是全省最大、國內領先的EPB鉗體龍頭企業。
為支持祥瑞汽車等裝備制造企業發展,原陽縣建立以新能源為方向的現代化汽車產業鏈條,建設區域“汽配谷”;加大科技創新引領,建成河南舍曼計量硅谷產業園,14家企業獲批2022年度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原陽縣堅持“項目為王”的理念,“一線工作法、半天室內工作法、二分之一工作法”貫穿始終,有關工作人員堅持每天一半時間在項目工地現場解決問題、協調進度。
該縣今年年度計劃投資211.4億元,已完成投資206.56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97.68%;總投資183.55億元的18個省、市重點項目,年度計劃投資39.7億元,已完成投資58.7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147%。
圍繞綠色食品、現代物流、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原陽縣成立3個招商專班,持續引進落戶一批投資量大、附加值高、帶動力強的項目。今年上半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1個,總投資196.65億元。前四期“三個一批”項目履約率、開工率、投產率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