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書記親自直播賣梨,鎮領導都在當電商,人人上抖音、玩快手,打開手機都在宣傳黃金梨……今年的黃金梨占40%通過電商銷售,每斤售價比去年高出五六毛(錢),戶戶賣上了好價錢”。9月8日,在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前荒村的黃金梨園里,熱鬧非凡,五六位中央電視臺記者現場采訪,村委會主任曾憲偉面對央視記者侃侃而談。
“這幾天正是黃金梨銷售旺季,博望鎮每天通過電商渠道賣梨150多噸,收入700萬元以上……”。在前荒村的黃金梨市場上,一輛輛的冷藏車、大貨車與農用車、三輪車排成一字長蛇,街道兩側的快遞網點熱鬧非凡。正在現場協調的副鎮長王增輝滿頭大汗地說:“往年賣梨幾個月,今年邊摘邊銷售,下訂單晚的恐怕搶不到手了”。
博望鎮是河南省最大的優質黃金梨生產基地,2020年博望黃金梨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第十批“農村特色產品”;2021年,博望鎮被評為河南省一村一品示范鎮。全鎮共種植黃金梨2.3萬畝,其中,前荒村種植黃金梨3200畝,實現了“人均一畝金梨園,每年收入2萬元”的目標。
“好酒也怕巷子深”。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博望鎮黨委、政府主動為農民當好主心骨,傾力支持農民運用新技術,把好質量關。先后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和有機果品認證,成為走向國際國內市場的“特別通行證”。為幫助農民開拓大市場,占領“新高地”,博望鎮在利用多種措施疏通銷售渠道外,充分發揮網絡“云上”促銷優勢,一方面通過舉辦培訓班,培養電商“經紀人”;另一方面投資20萬元,創辦了“博望鎮特色農產品電商直播中心”,有著博士學位的黨委書記許玉龍,在網絡平臺設立了“博士說博望”專欄,親自走進直播間,宣傳推介博望的黃金梨,他還利用自身影響力強,交際面廣的優勢,與多名網紅主播交朋友,運用其粉絲多優勢,把自行設計的臺詞交給“網紅”直播宣傳。
今年以來,博望黃金梨真正搭上了“云快車”。在獲悉風味獨特、含糖量高、營養豐富的博望黃金梨具有“全國農村特色產品”的“金字招牌”后,國內一些大公司、大超市早在三四月份便與“胡家荒黃金梨專業合作社”、“鷗姐科技莊園”等科技實體提前簽訂預約訂貨合同;進入六七月份以后,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更是源源不斷,預約銷售數量就達4000多噸。
劉莊村張近山種了9畝黃金梨,去年已獲48000多斤,由于自家沒有建冷庫,又沒可靠的銷售門路,只好按每斤1.6元的價格賣給了梨販子。今年初,他的愛人王秋菊參加鎮里舉辦的電商技術培訓班,學會網絡銷售以后,早在5月份就有兩家網商爭相預約,收獲的5萬斤黃金梨全部實現了高端銷售,每斤售價高達2.8元,比去年增收6萬多元。
為強化“統”的功能,博望鎮政府牽頭,組建“統領型”專業合作社,除具備其它功能外,還將農民自發組織的專業合作社“合眾為一”,重點解決生產銷售環節存在的“我行我素、奸商壓價、擾亂市場、農民增產不增收”問題。
“博望鎮年產黃金梨5000萬公斤,要想賣上好價錢,大幅度增加梨農收入,就必須樹立長遠觀念,打破黃金梨現摘現銷售、好貨賣不上好價錢的局面,這就需要解決貯存保鮮問題,通過冷鏈貯藏,實現旺季不旺,淡季不淡,全年銷售無空檔的目標。通過積極協調,我們又爭取到三個大型冷庫的建設項目,目前已投入施工,明年年初建成后,可冷藏黃金梨100萬公斤”。博望鎮黨委書記許玉龍說:“我們還要解決好殘次梨果賣不上價錢,甚至白白扔掉的問題,今年鎮政府牽頭,對接了飲料廠、果醋廠、罐頭廠等對果子的收購和加工。另外為拉長產業鏈,實現全年有梨賣,計劃在鷗姐科技莊園小規模生產梨膏、梨糖的基礎上,引進先進設備,建成現代化生產線,加入中藥材成分開發滋補梨膏,完善梨的相關產品,通過規模化生產徹底解決梨的深加工問題”。許玉龍說起黃金梨就成竹在胸,視百姓為衣食父母的他為博望鎮的黃金梨事業勾畫出前景廣闊的宏偉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