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香飄逸的校園是培育新蕾的沃土,亦是雄鷹展翅的起點。河南籍航天員劉洋的母校——鄭州市第三中學,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秉承“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揚“載人航天精神”,十年時間,書寫了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傳承與創新并重,讓學校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
學校創辦80年來,經過歷代師生的共同努力,不斷開拓,已為國家培養出2萬余名合格的畢業生,其中不乏一大批出類拔萃的人才。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喬清晨上將早年從這里考入航校步入軍界,也是中國第一位飛天女宇航員劉洋的初中母校。
在教育改革的征程中,鄭州市第三中學堅持以“讓每位教師成長發展,讓每個學生進步成功”的辦學理念。以“質量為本,德育為先,面向全體,突出特色”的發展思路,走內涵發展之路。努力構建“誠信校園、書香校園、生態校園、合作校園、和諧校園”,把學校辦成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
古樸與現代共生,全面優化升級校園基礎設施
在占地面積24000多平米的校園當中,鄭州市第三中學不斷優化辦學條件,美化校園環境,努力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良好的條件,運動場、辦公樓、實驗樓、教學樓、圖書館、多功能廳、文化長廊、雕塑景觀錯落有致,布局合理。
學校建有現代化的圖書館和閱覽室,雅致、幽靜的環境為校園賦予書香,涵養心靈,潤澤人生。所有教室均配備了多媒體觸控式一體機,電子白板、投影儀和監控系統等現代化教學和標準化考試設備。實驗室、教具室、體音美室功能齊全,按一類標準建立。塑膠跑道,籃球場,足球場為學生們鍛煉身體,強健體格提供保障。
育人與育才并重,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上,鄭州三中始終思路明晰,目標明確。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鄭州三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建促校建,激發內在動力。團結在黨的旗幟下,學校有了一個和諧奮進,求真務實的領導班子,有了一支團結合作,敬業奉獻的教師隊伍,為教育英才孜孜以求。
鄭州三中秉承國防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的傳統,以學校教育為主體,掌握國防教育基本知識;以社會教育為依托,開辟國防教育實踐基地;以開展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國防教育愛國情感,定期組織學生到學校“劉洋科技館”參觀學習,開設航模社團,傳承航天精神,此外,學校每年清明節都組織學生參加“祭英烈 銘歷史 踐初心”掃墓活動。今年,學校以劉洋母校身份還受邀參加了由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共同主辦的“天地共播一粒種”活動。
鄭州三中以著名校友“劉洋航天”精神為指引,以學校教育為主體,掌握國防教育基本知識;以社會教育為依托,開辟國防教育實踐基地;以開展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國防教育愛國情感,如每周組織學生到“劉洋科技館”進行學習,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國防教育。此外,學校以“劉洋科技館”為依托,確立科技創新的教育理念,通過優化育人目標、改革課程體系、開設航模社等方式,使學校的科技創新教育更加系統化、規范化。在崔鍵老師的帶領下,學校航模社團多次在省市級比賽中斬獲金牌。
十年來,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以人為本、高端引領、協調發展、人盡其才的工作原則,著力抓好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創新人事師資工作機制,積極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學校推行集體備課教研制度,促進教師們的相互學習交流,凝聚集體智慧,共享優質課堂,實施青藍工程,為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搭建平臺。具有堅實學科基礎和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恪守師德,內化師品,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
回望十年,鄭州三中將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懈努力,為管城回族區的“鼎美教育”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