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在南陽市南召縣科技局了解到,2021年南召縣從全縣企業中遴選、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5家,第一批向省、市推薦申報18家,通過首次認定10家、復審企業6家。總數位居南陽市第一。全縣高新技術企業從原來的18家躍升到28家,高新技術企業增速位居南陽市第一。
南召縣組織優勢企業參與全省“揭榜掛帥”、“一流課題”等重大科技專項的申報工作,在2021年河南省“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類項目榜單最終確定的35個重大研發項目中,河南聯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鑫泰鈣業有限公司等企業申報新型綠色建材、生物醫藥產業前沿項目上榜,南召縣上榜2個,位居全省縣級單位之首。
2021年南召縣建成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家,位居南陽市第一。強化創新引領型企業培育,全縣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總數由之前的17家躍升到63家。目前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1家,高新技術企業28家,科技型中小型企業63家。
南召縣科技局局長王國奇扳著指頭如數家珍,自豪地對記者說:“去年我們技術合同成交總額24154.25萬元,同比增長130%,居南陽市縣市區第一;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發放金額2425萬元,南陽市排名第一;獲批市級創新計劃項目37個,總投資56871萬元,項目個數、投資總額均居南陽市第一;上報科技創新券項目27個,申領資金1393.94萬元,居南陽市第一;上報科技創新財政貼息項目27個,投資總額19870萬元,申請財政科技創新貸款貼息3666萬元,名列南陽市第一。”
南召縣鑫泰鈣業公司立足當地豐富的碳酸鈣資源優勢,專注于科技創新,成立了市級碳酸鈣研發技術中心,重金聘請行業權威專家擔綱,領銜研發碳酸鈣中下游產品,不僅掌握了先進的生產工藝,而且擁有10多項專利生產技術,研發生產超細活性碳酸鈣、超微細液體漿鈣、納米活性碳酸鈣、復合型納米活性碳酸鈣等五大系列40余種產品,產品廣泛應用于建材、化工、造紙、制藥等領域生產企業。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該企業躍升進入中國碳酸鈣工業重鈣四強企業,成為是河南省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科技含量最高的碳酸鈣精細加工企業,順利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在南召縣云陽鎮獅子墳村,三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00多萬元的建成了擁有100平方米科技學堂、2600多平方米的生產實踐基地、500多冊科技書籍的全省首家“科技小院”。“科技小院”集現代農業科研、技術創新服務和人才培養于一體,成為全新的科技服務平臺。科技小院吸引大批科技人員前來傳經送寶,南陽師范學院、南陽職業學院等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專家教授50多人次到科技小院開展科技服務。目前,科技小院在蔬菜、食用菌、苗木花卉等的培育、種植、技術推廣等方面,經過科技培訓、孵化300多名群眾、30多家企業受益。南召“科技小院”被樹立為河南省“科技小院”建設的樣板。
南召縣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著力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快傳統產業高新化。設立科技創新重大專項,每年單列200萬元專項財政預算,支持事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的研發活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出“培育—認定一一體化一一站式”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新模式。全力推進“摸底培育--現場指導--集中培訓--后置審核”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新流程,挖掘一批、培育一批、申報一批、認定一批,極大地激發創新主體的積極性,推動優勢產業迭代升級,讓鏈主性企業、產業龍頭企業、重點骨干企業挺進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南召縣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采取政校合作、產學共贏,深入推進產業鏈、創新鏈耦合發展,致力培養“南召工匠”,培育高質量發展新硬核。南召縣人民政府與南陽農業職業學院戰略合作簽約,揭牌成立南陽農業職業學院丹霞產業學院。丹霞產業學院致力打造集人才培養、技術服務、科技創新、學生創業和繼續教育為一體,為縣內企業提供“訂單式”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職業教育對企業的支撐作用,實現“培養一個人才、壯大一個產業、服務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群眾”的社會效益,打造具有南召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該學院設立11個專業,每期招收50名學員,每年舉辦3期。2021年7月成立以來已培訓各類人員1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