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千萬條,最根本的始終是身為教師要有愛心、責任心,做一個教育教學中的“有心人”。
在漯河市臨潁縣南街學校付躍廣二十年的教師、班主任生涯里,數千個日日夜夜,他一直沒有忘記剛走上講臺時自己內心的話。
“那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做一位有愛心、有責任心的老師,帶領每一個孩子一起繪就夢想。”付躍廣說。
做孩子們的“知心人”
每年新學年開始,付躍廣都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了解新班級里所有學生的基本情況。
“到我班上的孩子,我是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摸個底的。”付躍廣說。
他把這件事作為自己的功課一樣,認認真真地去完成。
“一般我會通過去年教過孩子的老師,先行了解一下孩子們的家庭情況,尤其是一些父母離異的孩子、留守在家的孩子,我會特別注意了解這些孩子們的性格和之前表現情況。”付躍廣說,
有了初步的印象后,付躍廣會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不斷地觀察孩子們,特別是在孩子們之間相處的課堂之外。
除了對學生獲取感性印象外,付躍廣還注重和家長進行深度交流。
“我認為學生的成長,家長是必須參與的。”付躍廣說,“學校的時間加上在家的時間,共同構成了學生成長的絕大部分時光。有很多時候,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也會延伸到孩子們在學校的表現上來。”
在付躍廣的觀察中,那些不怎么愛說話、和同學容易發生矛盾的孩子,基本都需要家長多陪伴、引導。
“我會和家長們反復溝通,確保孩子們在家也能在家長的表揚和關心下,茁壯成長。”付躍廣說。
為孩子插上圓夢的翅膀
成為孩子們的“知心人”、對孩子們知根知底、和孩子們站在一起,是付躍廣班主任工作的開始。
對孩子們的關心與關愛,讓付躍廣特別注意鼓勵和引導孩子們勇于表現、勇于鍛煉。
他的班上曾有一個先天帶有手腳殘疾的學生。
“可能是出生時缺氧,孩子的左手伸不直,走起路來有點跛。”付躍廣回憶說,“不過這個孩子一向很要強,特別上進。”
那時,學校要組織舉辦一個演講比賽,付躍廣先在班級里選拔,征集選手報名。
“我當時在班里直接問,有沒有人想要報名參加?”付躍廣說,“那個孩子第一時間就舉起手。”
他還記得,當時班級里的學生并不理解那個學生的舉動,有的還投去異樣的目光。
但付躍廣并沒有多說別的,而是很平靜地說:“主動舉手報名的孩子勇氣可嘉,一定會代表班級取得好成績的!我們大家要學習這樣毛遂自薦的精神。”
在付躍廣的支持和指導下,這個學生最終取得了高年級組第二名的好成績。
“那天,全班的孩子都在歡呼。這個孩子也一拐一拐地走到我面前,對我說:‘謝謝您老師,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登臺演講,也是我戰勝自卑的開始。’”付躍廣說。
做一個“有心人”,幫助孩子們實現夢想,讓付躍廣在工作中收獲滿滿。
他班級里學生成績名列前茅、班風正學風強,付躍廣本人也在2016年被評為縣級優秀班主任。
不知道多少次,學年結束,總有家長對付躍廣說:“付老師,下一年我們家孩子還能跟著您嗎?孩子可喜歡您了!”
也正是這份肯定,讓付躍廣更加堅定地走在教育教學崗位上,篤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