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南陽市宛城區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團隊法官杜鴻帶領法官助理張紅玉和書記員丁希龑一同前往宛城區黃臺崗鎮,走進2名未成年緩刑人員家中開展走訪調查,深入了解未成年被告人的家庭情況、思想動態。
事發時,兩人均為初中在校學生,在同案人員邀請和誘惑下參與聚眾斗毆,致一人重傷,二人均構成故意傷害罪。本著對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根據二人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二人被法院依法判處緩刑。
“小張(化名),最近在學校表現怎么樣?和老師同學相處的好嗎?”杜法官與小張親切溝通,詢問他在學習生活上的情況。“人都會犯錯,事情已經發生了,你也受到了相應的懲罰,這件事已經翻篇了,以后不要有心理包袱……”法官對小張進行了充滿溫情的心理疏導,同時鼓勵他多學習法律知識,學好一技之長,感恩父母。法官還與家長交流,引導家長多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為孩子營造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
在走訪未成年人小王(化名)家時,杜鴻了解到,小王父母身體不好,案件發生后小王就沒再去學校,至今已經在家好幾個月。考慮到小王是尚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杜鴻立即和當地鄉鎮中學以及村支書聯系溝通,確保小王盡快返回校園。走訪結束,杜鴻還叮囑小王要樹立信心面對新的生活,以后在學習與生活上遇到困難時要主動聯系,法院會盡力提供幫助。
2021年以來,宛城區法院在位于中心城區的東關法庭設立家事審判法庭和家事調處中心,開展家事審判專業化探索,2022年7月以來,又將少年審判和未成年人犯罪預防納入家事審判范圍,努力建設成為融合家事審判、少年審判、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護婦女、兒童、老人的現代化的家事專業審判法庭。該家事審判團隊認真貫徹執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堅持“案件審判為基礎,教育挽救是重點,前后延伸創特色的少年審判工作思路,形成“庭前、庭中、庭后三幫教,動情、曉理、明法三育人”的愛心工作模式,在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取得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