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的困難不在于身體,更多的是精神,只要有一顆健全的心,總會有地方讓我們發光發熱。”
分享這段話的人叫任建偉,曾參與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圓舞曲短片《綻放》制作拍攝,在很多人眼中,無臂的他可以算得上是不凡的英雄:兩年前,任建偉在國家級殘疾人培訓基地學習了短視頻拍攝、PS及微信公眾號運營等技術,走上了直播電商創業的路子,并在快手開通了自己的賬號。憑借著用腳作麥秸畫的絕活,吸引了眾多粉絲的關注,目前,任建偉已經收獲了177萬的粉絲,而在這一過程中,他也通過直播銷售自己制作的麥秸畫等手工藝品實現了自力更生,并和浚縣的父老鄉親們一起開啟了直播帶貨事業。
幫助任建偉走上直播電商創業路的是由孫炳良創辦的國家級殘疾人培訓基地炳良雙創園,炳良自強雙創園的故事要從2年前說起,彼時,快手正探索互聯網時代的助殘模式,在浚縣政府的支持下,快手捐贈500萬支持浚縣助殘工作,正式啟動國家級炳良自強雙創示范園區建設,2022年8月, “炳良自強雙創園”正式啟用,園區以促進殘疾人和農村閑散勞動力就業增收為抓手,通過“1+6+8”模式打造集殘健融合、就業創業、心理康復、高科技產品研發生產于一體的現代化殘疾人生活園區,這也是鶴壁市唯一可以考評高技能人才電子商務師,電商直播專項能力發證的機構。經過了半年多的發展,園區建設逐步完善。他們中,有直播銷售泥塑的手藝人,有做人工客服普通婦女,還有做大數據標注員。在這里,他們都重新發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據了解,截至目前,雙創園已有8100多名殘疾人、貧困戶通過在雙創園培訓基地學習,在電商行業實現了就業。園區所有的項目正常運營后,將帶動一千名健全人和兩千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年服務能力約5萬人次。
1+1>2,直播+短視頻開啟助殘的新路徑
為進一步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2月14日下午,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副秘書長楊聰、浚縣副縣長張運強、鶴壁市殘聯副理事長申國強、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廖娟等一行人走進這個創造就業奇跡的地方,共同研討短視頻直播助殘的新路徑。
對于炳良自強雙創園,通過直播+短視頻帶動殘疾人就業新業態新探索,各界人士給出了積極的評價。浚縣副縣長張運強指出,炳良自強雙創園的正式運營,標志著浚縣殘疾人綜合服務能力和殘疾人培訓基地的容納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快手直播網絡就業基地更是為浚縣殘疾人就業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鶴壁市殘聯副理事長申國強也希望各方繼續支持鶴壁的殘疾人事業發展,打造以鶴壁為基地輻射河南全省的快手助殘直播培訓基地,更好的推進新業態下殘疾人就業需要。
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副秘書長楊聰表示,幫助殘疾人實現較為充分、較高質量就業,是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也是支持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經。
數字經濟時代,我國的助殘事業有了更多的抓手,“短視頻+直播”帶動的靈活就業正在起著帶頭作用。活動上,首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廖娟介紹了新業態下的殘疾人就業趨勢與前景。廖娟表示,靈活就業是殘疾人就業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打破了傳統行業工作時間固定、工作場所固定等限制,為殘疾人就業創業帶來了新機遇,其中,直播電商就是典型。廖娟建議通過殘疾人就業數據庫的建立與開放、新業態殘疾勞動者的權益保障、關注殘疾人教育水平和就業技能的提升等措施,更好地促進殘疾人在新業態環境下的就業。
作為雙創園的創立者,孫炳良也希望園區能夠充分利用快手提供的資金、流量支持、線上運營、培訓協助等資源,打造一批殘疾人優秀帶貨主播,探索短視頻和直播時代殘疾人就業創業新機遇,建立長效機制來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創業新機會。
雙創園的建設是數字經濟助殘的一次重要落地,也是快手公益在短視頻直播助殘模式上的一次探索與實踐。據快手科技企業社會責任高級總監楊洪躍介紹,目前快手基于自身龐大的用戶生態優勢搭建了以“賦能就業”“愛心捐助”“正能量傳播”和“無障礙改造”四個方向為主的助殘模式。這種模式既滿足了殘障人群的就業需求,也為他們提供了精神上的援助,同時還降低了他們融入互聯網時代的門檻,而這正是快手使命“用科技連接善意,實現平臺共享價值”的意義所在。
雙創園改寫了一群人的人生軌跡
基于這種直播短視頻助殘的創新模式,越來越多的殘障人士在炳良自強雙創園通過培訓實現就業與創業,并充分地展現自身價值,帶動他人就業。可以說,在雙創園里像“任建偉”這樣的身影無處不在。

出生時因嚴重缺氧導致肢體重度殘疾的劉程,是一個陽光男孩,在他24年的生命歷程中,憑借自己的頑強和父母精心的照顧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走出了一條自立自強的路。特別是在2021年1月來到炳良雙創園后,他做起了云客服,每月收入8000-10000元。也是在這里,他認識了很多和他一樣身殘志堅的朋友,包括他的戀人腦癱患者張灃鑫,他們還相約一起早晨去看日出。
因患先天性脊椎裂無法行走的26歲農村小伙李安成,通過在孫炳良創辦的國家級殘疾人培訓基地——浚縣鶴翔職業培訓學校學習后,熟練掌握了平面設計技能,成為一名為網店和公眾號圖像處理的優秀設計師,并以優異的成績留在基地就業,擔任了平面設計培訓師,為基地培訓了上千名殘疾人學員。他對記者說:“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更廣闊的創業機會,也為我插上了一雙夢想的翅膀。我想對跟我一樣遭遇的殘疾人朋友們說,肢體上的殘疾不能成為思想上的頹廢,只要我們有夢想、肯努力、不怕艱難,就一定能跟健全人一樣,擁有美好而燦爛的明天!”
通過在雙創園的培訓學習,改變人生軌跡的殘疾人還有很多。在一窗小小的屏幕前,短視頻直播平臺給了殘疾人實現夢想的機會與舞臺,而相比以往任何時候,這個機會更多,舞臺也更大。當直播短視頻從一種生活方式,變成一種豐富人生價值的手段,數字經濟帶來的改變開始向更多不被人們關注到的群體滲透。而快手等平臺為殘疾人事業作出的價值探索,也體現出了平臺的責任感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