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鯉躍龍門”迎新春。
龍是吉祥的象征,鯉魚也有著好運的寓意。按照習俗,在這一天,人們采龍氣、剃龍頭、吃龍食。
2月21日,“阿五杯”第六屆黃河鯉魚烹飪大賽正式開賽。10位“民間高手”現場過招,以“魚”為媒,烹飪人間至味。
在鄭州,民間高手上演“鯉魚烹飪對決”
無魚不成宴,無鯉不成席。黃河鯉魚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按摩排酸、去腥解魚……黃河大鯉魚與民間烹飪高手相遇,展開了激烈的廚藝大比拼,一個個“鯉魚故事”正不斷上演。
在“阿五杯”第六屆黃河鯉魚烹飪大賽上,并不是民間烹飪高手“單打獨斗”,現場還有為其助陣的親友團。“加油啊!拿出在家做的水平就一定能贏!”親友團們為參賽選手加油鼓勁。
只見參賽選手董紅軍用雞蛋和淀粉混合,涂抹在處理好的鯉魚上。他說,這個步驟叫“掛糊”,可以保證鯉魚的完整度和炸制的口感。
48歲的董紅軍,參賽的作品叫做“吉慶有余”。喜好做飯的他,逐漸磨煉出烹飪技巧,“在家人心里,我就是‘廚神’!”
同樣是做鯉魚,不同參賽者也在賦予著鯉魚的性格。有參賽者偏愛傳統做法,一招“紅燒”征服味蕾;有人“掛糊”時不用雞蛋直接用淀粉,追求獨特口味;有人將自己的作品命名為“鯉享地球”,希望黃河大鯉魚能夠代表河南,走向全球。
不只是現場親朋好友,此次“阿五杯”黃河鯉魚烹飪大賽進行了現場直播,熱愛美食的網友們,也通過網絡直播平臺線上助陣,“云品鑒”選手們的鯉魚烹飪。
選手們對鯉魚烹飪的妙訣,都匯聚在比賽的50分鐘里。比賽時間一到,一條條色香味俱佳的“黃河鯉魚”呈現在現場觀眾面前……
為保證公平公正,此次大賽特意邀請了中國烹飪大師、餐飲業國家一級評委杜新敬、李志順,及美食自媒體達人來進行評審。
“今天選手們的鯉魚做得真好!”評委杜新敬大師現場點評時提到,“紅燒黃河鯉魚已經是河南名菜,通過這種大賽,推廣傳播鯉魚文化,在河南,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經過激烈角逐,9號選手孫彥榮帶來的作品“無魚倫比”贏得評委們一致好評,獲得第一名。
黃河鯉魚的本手、妙手、俗手
據悉,“阿五杯”黃河鯉魚烹飪大賽以“健康生活,有鯉相伴”為主題,由河南阿五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于2016年發起創辦,旨在弘揚鯉魚文化,傳播健康飲食理念,搭建廚藝交流平臺,讓更多人熱愛美食、享受高品質生活。
此次比賽中,河南阿五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樊勝武等多位重量級嘉賓蒞臨大賽現場,與數十位媒體代表共同見證“民間廚神”誕生。
河南阿五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樊勝武表示:舉辦“阿五杯”黃河鯉魚烹飪大賽,就是為了弘揚健康飲食理念,讓更多人享受高品質生活。我們將努力把這個比賽辦成一個百年賽事,因為阿五的初心就是成為受人尊敬的百年餐飲品牌。希望越來越多熱愛廚藝、熱愛黃河鯉魚的朋友加入我們,共同將黃河鯉魚打造成一張河南美食名片。
鯉魚溯游,躍而化龍,是年年有余的好意頭。圍棋有本手、妙手、俗手,做黃河鯉魚,也同樣如此。
一般來說,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新。黃河鯉魚烹飪大賽,從刀工、味道、口感、呈現、衛生五個專業角度進行評判,綜合評分較高選手勝出。
此前,“阿五杯”黃河鯉魚烹飪大賽已連續舉辦五屆,吸引來自中國、俄羅斯、烏克蘭、阿聯酋、新加坡等國家,數百名鯉魚烹飪高手參與其中,已成為頗具影響力的烹飪賽事。
一屆又一屆“民間廚神”誕生,不僅是民間廚藝高手對決,也是對美好生活的熱愛。通過二月二龍抬頭這場黃河鯉魚烹飪大賽,也正式掀開了新年大幕,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萬事順意、“鯉”躍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