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是春種好時節,隨著氣溫逐漸回升,農田鄉間呈現一派人勤春來早的喜人景象。在南陽市南召縣皇后鄉皇后村姚灣組后山嶺,農戶王士勇找來的工人們正趁墑情好,趕時搶栽辛夷樹,發展中藥材種植,讓土里生“金”、樹上摘“金”。
(圖為工人們正在王士勇家的地塊里栽種辛夷樹)
“中藥材辛夷產業前景好、效益高,我們全村今春計劃新栽辛夷樹300畝,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讓群眾在鄉村產業振興中增收獲利。”南召縣皇后鄉皇后村黨支部書記劉自錄對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說道。
皇后鄉是南召辛夷的核心主產區,種植規模大、品質佳、藥效高,是純正天然的道地藥材。2022年,隨著擬投資15億元的“中國辛夷谷”辛夷晾曬基地項目落地建設,辛夷價格由往年每市斤5-6元,躍升到12-13元,實現了效益翻倍,群眾種植發展的積極性高漲。
(圖為皇后鄉蘇灣村農戶正在果園里修剪果樹)
苗木花卉是皇后鄉北召店村的主導支柱產業,發展以玉蘭為主的各類苗達1500多畝,群眾年戶均收入在2萬元以上,各家各戶都嘗到了“甜頭”。剛過完春節,苗木種植大戶黃青坡從外地買來的五角楓,已經栽種到皇后鄉北召店村上河組苗木地里,按每棵粗細、高低和樹形進行分類捆綁組合,拼成每5棵、6棵、7棵形的“叢生”五角楓,當年栽,當年就能賣。
“這塊五角楓有130多叢,總共800多棵,每棵樹徑都在10公分以上,總共花了20多萬元,每叢3000-5000元,主要用于公園或住宅小區,樹形美、樹葉漂亮,相當搶手。”苗木種植大戶黃青坡盤算著地塊,今年大概能有不低于20萬元凈收入。
(圖為黃青坡家找來的工人正在給剛栽好的叢生五角楓澆水)
據了解,2023年,南召縣皇后鄉黨委政府把拼發展拼經濟作為主旋律,把建設“南召經濟強鄉”“中原生態大鄉”“全國苗木名鄉”作為發展目標,聚力特色產業提質提效,持續壯大辛夷、苗木花卉、食用菌三大特色支柱產業,計劃新增辛夷2000畝、苗木花卉2000畝、食用菌香菇150萬袋,鞏固提升6.5萬畝辛夷種植基地、3萬畝苗木花卉基地、500萬袋香菇種植基地,實現總產值3億元以上,70%以上的農戶在產業鏈上實現增收。
同時,借力“中國辛夷谷”天橋辛夷晾曬基地建設,推動“品種優良化、管理規范化、產品標準化”,做大做優中藥材辛夷產業,叫響“中國辛夷之鄉”品牌。創新思路和經營理念,推行“種植標準化、管理精品化、品種特色化”,著力發展綠化景觀樹、造型樹、花色樹,推動苗木花卉產業提檔升級,打造“全國苗木名鄉”品牌。發揮柞木資源優勢,推行“基地+電商+合作社+農戶”等發展模式,壯大產業集群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培育“南召食用菌強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