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在洛陽市老城區邙山街道土橋社區的助農直播間,花農趙靜和趙靜楠正在進行直播帶貨,銷售盆栽牡丹。
作為洛陽牡丹發源地,洛陽市老城區邙山街道土橋社區有著獨特的牡丹文化底蘊和產業發展優勢,該社區幾乎家家戶戶種植牡丹。
近年來,土橋社區利用自身產業優勢,以鄉村運營工作為抓手,整合集體資產,建強集體經濟合作社,成立洛陽春韻牡丹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構建“合作社+公司+農戶”新型牡丹產業運營體系,規范牡丹種植、培育技術,拓展銷售渠道、建立助農牡丹直播間,積極對接運營商、電商平臺,通過專業的運營策劃,營造牡丹產業發展良好環境,多渠道擴展了銷售路徑。
每年春節,一盆盆寓意吉祥的催花牡丹因寓意美好,在年宵花市場備受歡迎。如今,隨著洛陽牡丹催花調控技術日臻成熟,牡丹綻放“花開遂人愿”,土橋社區的花農也在持續占領反季節牡丹鮮花的市場。
為持續叫響“土橋牡丹”品牌,今年春節期間,土橋社區組織轄區種植戶在廣東東莞、深圳、佛山等地舉辦了“洛陽牡丹賞花季”系列活動,銷售催花牡丹7萬盆,牡丹、芍藥鮮切花1.5萬支,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銷售額逾千萬元。
此外,為擦亮鄉村運營環境底色,去年以來,土橋社區拆除各類違建174處9578平方米,修整道路1600米,整治空心院落6處,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高標準推進牡丹路改造提升工程,對牡丹路兩側墻體進行美化,修建帶有牡丹元素文化景觀墻,實現了“十步一變化,入目皆景觀”的效果,吸引了大批運營商和企業到社區洽談合作,為打造鄉村運營示范村增添有效助力。
“2022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萬元。今年春節期間,轄區群眾通過使用土橋牡丹品牌,利用線上直播帶貨等自我運營形式,直接實現增收約500余萬元。”洛陽市老城區邙山街道土橋社區黨委書記衛建華說,今年,土橋社區將持續深化洛陽市委鄉村振興“151”工作部署,以精品村創建為標準,不斷優化人居環境,打好鄉村運營這張王牌,持續叫響“土橋牡丹”的品牌,讓牡丹綻放的絢麗產業之花帶動村民致富,力爭今年集體經濟突破50萬元。
洛陽市老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尚維志說,老城區是洛陽市牡丹最集中的種植和觀賞區,有著獨特的牡丹文化底蘊和產業發展優勢,老城區委、區政府將牡丹產業確定為支柱產業,提出建設“百億級牡丹產業集群”發展目標,堅持運營思維前置,構建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架構,努力提高牡丹綜合效益,為老城鄉村振興提質賦能,以實現集體群眾“雙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