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發(fā)信息通知我要開通數字人民幣業(yè)務?”
“十分鐘之前,我接到過自稱是派出所‘民警’的電話調查......”
近日,一男子急匆匆的來到中國民生銀行許昌許由路支行,表示自己收到一條要開通數字人民幣業(yè)務的短信,不太懂是什么業(yè)務,想咨詢下如何辦理。
男子的表述引起了工作人員的警覺,冒充公檢法、冒充商家客服、冒充單位領導等行為是不法分子常見的詐騙手段,隨后,該行引導客戶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
原來,客戶在到網點前接到一個自稱是許由路派出所民警的電話,該“民警”表示接到上級一個協(xié)查通報,客戶的銀行卡涉嫌一起非法轉賬,需要其配合上級部門調查,隨即該“民警”添加客戶微信,并發(fā)送過來一張警官證照片和一份協(xié)查函,告訴客戶因上級辦案民警不在許昌,需要客戶下載一款名為“矚目”的APP進行三方遠程會議了解情況,客戶下載APP并進入指定會議室后,“民警”以核實客戶身份為由,讓客戶進行人臉識別操作,客戶做完相應指令動作之后,會議室的“民警”向該客戶詢問是否向“張某某”轉過帳,是否將卡借給別人等問題,便結束了會議。過了一會兒,該男子手機便收到一條開通數字人民幣業(yè)務的短信,感覺剛才“民警”問的信息有問題,為打消顧慮,就來銀行網點核實真假。
了解整個過程的來龍去脈后,該行依據經驗判斷客戶剛才遇到電信詐騙,并立即為客戶辦理了掛失手續(xù)。客戶對民生銀行工作人員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由衷地表示感謝。
近年來,不法分子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不僅嚴重擾亂正常的社會金融秩序,還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民生銀行將持續(xù)嚴格貫徹落實群眾反詐宣傳工作,不斷提升賬戶風險識別和應急處置能力,充分發(fā)揮風險防控一道防線作用,為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積極貢獻民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