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這一捆一捆的紅薯菜不起眼,一斤能賣四五塊(錢),按現在的市場行情,俺這一個棚(3畝多)至少能賣15萬(元)。”
5月8日,在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皮莊村的溫棚蔬菜園區里,銀白色的塑料溫棚里一派繁忙。挺有眼光的菜農皮明寶指導雇工們割菜尖、弄整齊、扎成把,一簍一簍地搬運上車,飽經風霜的臉上充滿幸福和自豪。
種菜種出新花樣,能把紅薯種成菜,鮮菜“走”進大城市,餐桌豐盈民增收。
“博望鎮被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評為全省首批‘一村一品示范鎮’,廣大農民在鎮黨委、政府引導支持下,在‘攻冷門’、‘填空門’、‘走熱門’上大作文章,這幾年博望鎮農民真發了‘冷門財’。”主抓農業的副鎮長鄧富國說出話來一套一套的。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該鎮抓住塑料溫棚的控溫優勢,升級運用兩膜、三膜覆蓋,電增溫、爐增溫、地熱線增溫新技術,種植面條菜、薺薺菜、香椿菜、山野菜、水果番茄、水果黃瓜等,把時令菜種成了四季菜,在發展高質量現代化農業上步步走在前列。
“如今,紅薯葉、紅薯尖都’走’上了餐桌,俺瞄準冬春季節吃不上紅薯菜的空檔,從2021年開始在溫棚里種植紅薯尖(菜)。”皮莊村農民皮明順說,“俺利用溫棚種紅薯純粹為了賣菜,每年收罷秋,趕緊把地整好,施足底肥搭好棚,選擇長勢旺、生長快、口味好的紅薯,按照60×30(公分)的間距將紅薯埋進地里,春節前就能采收,就像割韭菜一樣半月一茬,一直收到6月份,這個占地3畝的大棚大約能收紅薯尖10000多斤。”
皮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榮軍接過話茬說,“紅薯是個懶漢莊稼,好種好管抗病蟲,種紅薯的最大好處是一次投資,終身受益,與種番茄相比,省事多了。中間只澆幾遍水,就能采收六七個月,每畝收入四五萬元。目前種植面積有60多畝,秋季還有十幾戶打算種,預計明年能發展150畝以上。”
種植紅薯菜,銷路不用愁。電商銷售讓精明的菜農當上了“坐攤掌柜”,他們把“紅薯菜”作品發布到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上,南陽、襄樊、武漢、鄭州等地的客商都會找上門來。眼下,與皮明寶、皮明德、皮明順等紅薯菜種植戶簽訂預約銷售合同的客戶達30多家,每次采收時,只需一個電話或一條信息,代理商就立馬趕到地頭,生怕搶不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