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首席記者 吳軍/文 劉娜/圖
56個民族,就有56種文化、56種習俗和56種歷史積淀。
那么,不同民族的文化如何在中國設計中趨同?東方美學和在地文化該如何交融?
2024年6月26日~6月28日,“設計中國行·走進西南”活動在“天府之國”四川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100+設計師,就傳統文化和中國設計的融合發展,展開了一場百家爭鳴。

【設計論壇】
6月26日下午,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學航空港校區,全國各地上百名設計師奔赴而來,參加由瀚美居主辦的“設計中國行·走進西南”活動。
百余名設計師齊聚西南民大,共論中國設計和文化傳承
在設計論壇環節,多位國內知名的設計師和大家分享了對于中國設計的理解及自己的設計理念。
鼎合設計首席設計總監孫華鋒在分享時稱,設計這個行業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比如可以提高人的審美情趣等。
“作為一個設計師,你首先得理解什么是設計?設計師是干啥的?”孫華鋒說,設計師的任務,不是把客戶的家設計成了什么風格、裝修得有多漂亮,而是要幫客戶切實地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適合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

連續11年參與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的孫華鋒,一直抱有這個初衷并為之踐行。他曾經把一個兩室改成四室兩廳,也曾經把一個120平的房子改造成了可以住下14口人的宜居之家,也曾為了改造成都一個百年老宅耗費1年3個月......
在孫華鋒看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中國設計就是要有煙火氣,要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和居住空間。設計時,要盡量保留傳統文化的在地性。像少數民族的東西,盡量不要改動。設計師,就是幫別人發掘美、創造美,把美引進家里。
筑詳設計機構創始人劉麗在分享時提到,藝術是我喜歡,設計是解決問題。設計師不能“為了不同而不同”,而是要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在微利經濟時代下,面向廣大的C端設計消費時代即將到來。

重慶周令裝飾設計創始人周令認為,中國的文化傳承,在設計發展歷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設計不應該一味地追求傳統,也不應一味地追求時尚,而是應該把傳統文化融入到空間設計中,和現代生活結合起來。

成都原色原宿設計創始人龔勤則表示,設計的形式一直在不斷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內在的文化自信。

主打“中國設計”的全屋定制企業,想為設計行業做點事
廣邀全國各地知名設計師,遠赴西南成都,“設計中國行·走進西南”想要傳達一種什么理念?
瀚美居品牌運營總監秦釗稱,25年來,瀚美居一直堅持原創設計。
“今年,瀚美居將通過聯合設計院,聯名設計機構、收納研究室等,和大家共同探討如何改善消費者的居住空間、解決人居生活方式等系列問題。”秦釗稱,瀚美居作為中國全屋定制行業唯一主打“中國設計”品牌的企業,有責任也有義務為中國設計做點事。

鑒于此,今年將攜手各大美術院校,每年共創百種花色設計。目前,瀚美居已和河南大學美術學院、西南民族大學建筑學院進行了合作項目簽約。
在和設計機構的合作中,將聯合國內18個知名設計師,開發聯名空間應用產品。在收納研究院方面,瀚美居還將和國內設計名校強強聯合,共同創建5所收納研究室,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價值創新、服務創新、產品創新贏得多項專利。
正是出于這三種謀劃的考慮,瀚美居主辦了“設計中國行”活動,此次走進西南為該系列活動的第一場。

【文化游學】
本次“設計中國行·走進西南”還安排了游學環節。6月27日,游學李莊古鎮;6月28日,游學蜀南竹海。
到訪梁思成寫就《中國建筑史》的營造學社舊址
6月27日,百名設計師在瀚美居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從成都出發前往宜賓。
宜賓號稱“萬里長江第一城”,文化底蘊深厚。此次游學的第一站,則在“萬里長江第一古鎮”——李莊古鎮。這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也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游學的營造學社舊址,是清代晚期四合院式民居建筑,1940年至1946年,中國營造學社遷到李莊古鎮。梁思成、林徽因在此完成了中國建筑學科的開山之作《中國建筑史》等一批經典著作。月亮田,則是當時梁林居住的地方。
設計師們一邊參觀一邊翻閱梁思成、林徽因曾經的繪圖,感嘆不已。

筑詳設計機構創始人劉麗稱,到訪營造學社,讓她想到了建筑大師賴特對梁思成說的一句話:最好的建筑理論在中國。她認為,道法自然的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
成都原色原宿設計創始人趙冀則希望,中國的傳統美學,能讓現在的年輕設計師運用到實際操作中。
“于趨從于現代矜式之中,仍寓有本國文化之精神。”光合創意設計設計總監李娜認為,和而不同的設計理念,是既要尊重文化的在地性,也要結合現代生活中的一些需求。

河南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設計系主任劉陽稱,參觀營造學社舊址,讓她深深感受到了非遺村落里學術的濃縮精華,本次活動,也讓她感覺是遇到了對的人,在做對的事。
善十設計品牌主理人呂星壇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上千年,作為設計師,應該低下頭從里面找到屬于自己的脈絡。

有著東方美學意境的竹文化,給了空間設計很多想象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900多年前,北宋的文學家蘇軾就曾在詩中這樣盛贊竹子。
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高雅品格。
2024年6月28日,游學的第二站,就到了電影《臥虎藏龍》的取景地——蜀南竹海。
當竹林密布、碧浪連天、漫山遍野的竹子映入眼簾時,炎熱的盛夏早被擋在了外面。說不清是小雨還是飛瀑的水珠,總之,這里20多度的氣溫讓人感覺心曠神怡,恍如進入了世外桃源。

有著東方美學意境的竹林,也給了設計師們更多想象空間。
西安大美設計設計總監賈涓稱,她認為好的設計就是東情西境、極致東方,把東方古典韻味的一些東西現代化。
“身為設計師,就是要不斷了解中國文化,深入大自然,從自然的廣袤中汲取設計靈感。”壹鳴設計設計總監閆一鳴表示。
西安惟尚國際設計創始人張軍團稱,文化的在地性和傳承,對于設計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成都三宅一生空間設計主理人廖云貴則表示,此次游學既有人文歷史的學習,也有自然風光的參觀,對于設計來說,非常有意義。
“‘設計中國行’采風中國傳統地理、地貌、人文,傳承東方美學,加深了大家對于‘中國設計’理念的了解。”空間元素裝飾設計設計總監王沖表示。

建家裝飾設計總監屠珊珊說,此次游學自己受益匪淺,以后的設計,將會更多地把傳統文化融入到設計作品中。
樸石設計聯合創始人李佳表示,來到蜀南竹海,看到那么多竹子,一下子就讓人想到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句古詩,以后也會考慮把竹子運用到室內設計和庭院設計當中。
56個民族,就有56種文化、56種習俗和56種歷史積淀。
那么,不同民族的文化如何在中國設計中趨同?東方美學和在地文化該如何交融?
2024年6月26日~6月28日,“設計中國行·走進西南”活動在“天府之國”四川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100+設計師,就傳統文化和中國設計的融合發展,展開了一場百家爭鳴。

【設計論壇】
6月26日下午,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學航空港校區,全國各地上百名設計師奔赴而來,參加由瀚美居主辦的“設計中國行·走進西南”活動。
百余名設計師齊聚西南民大,共論中國設計和文化傳承
在設計論壇環節,多位國內知名的設計師和大家分享了對于中國設計的理解及自己的設計理念。
鼎合設計首席設計總監孫華鋒在分享時稱,設計這個行業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比如可以提高人的審美情趣等。
“作為一個設計師,你首先得理解什么是設計?設計師是干啥的?”孫華鋒說,設計師的任務,不是把客戶的家設計成了什么風格、裝修得有多漂亮,而是要幫客戶切實地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適合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

連續11年參與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的孫華鋒,一直抱有這個初衷并為之踐行。他曾經把一個兩室改成四室兩廳,也曾經把一個120平的房子改造成了可以住下14口人的宜居之家,也曾為了改造成都一個百年老宅耗費1年3個月......
在孫華鋒看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中國設計就是要有煙火氣,要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和居住空間。設計時,要盡量保留傳統文化的在地性。像少數民族的東西,盡量不要改動。設計師,就是幫別人發掘美、創造美,把美引進家里。
筑詳設計機構創始人劉麗在分享時提到,藝術是我喜歡,設計是解決問題。設計師不能“為了不同而不同”,而是要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在微利經濟時代下,面向廣大的C端設計消費時代即將到來。

重慶周令裝飾設計創始人周令認為,中國的文化傳承,在設計發展歷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設計不應該一味地追求傳統,也不應一味地追求時尚,而是應該把傳統文化融入到空間設計中,和現代生活結合起來。

成都原色原宿設計創始人龔勤則表示,設計的形式一直在不斷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我們內在的文化自信。

主打“中國設計”的全屋定制企業,想為設計行業做點事
廣邀全國各地知名設計師,遠赴西南成都,“設計中國行·走進西南”想要傳達一種什么理念?
瀚美居品牌運營總監秦釗稱,25年來,瀚美居一直堅持原創設計。
“今年,瀚美居將通過聯合設計院,聯名設計機構、收納研究室等,和大家共同探討如何改善消費者的居住空間、解決人居生活方式等系列問題。”秦釗稱,瀚美居作為中國全屋定制行業唯一主打“中國設計”品牌的企業,有責任也有義務為中國設計做點事。

鑒于此,今年將攜手各大美術院校,每年共創百種花色設計。目前,瀚美居已和河南大學美術學院、西南民族大學建筑學院進行了合作項目簽約。
在和設計機構的合作中,將聯合國內18個知名設計師,開發聯名空間應用產品。在收納研究院方面,瀚美居還將和國內設計名校強強聯合,共同創建5所收納研究室,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價值創新、服務創新、產品創新贏得多項專利。
正是出于這三種謀劃的考慮,瀚美居主辦了“設計中國行”活動,此次走進西南為該系列活動的第一場。

【文化游學】
本次“設計中國行·走進西南”還安排了游學環節。6月27日,游學李莊古鎮;6月28日,游學蜀南竹海。
到訪梁思成寫就《中國建筑史》的營造學社舊址
6月27日,百名設計師在瀚美居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從成都出發前往宜賓。
宜賓號稱“萬里長江第一城”,文化底蘊深厚。此次游學的第一站,則在“萬里長江第一古鎮”——李莊古鎮。這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也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

游學的營造學社舊址,是清代晚期四合院式民居建筑,1940年至1946年,中國營造學社遷到李莊古鎮。梁思成、林徽因在此完成了中國建筑學科的開山之作《中國建筑史》等一批經典著作。月亮田,則是當時梁林居住的地方。
設計師們一邊參觀一邊翻閱梁思成、林徽因曾經的繪圖,感嘆不已。

筑詳設計機構創始人劉麗稱,到訪營造學社,讓她想到了建筑大師賴特對梁思成說的一句話:最好的建筑理論在中國。她認為,道法自然的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
成都原色原宿設計創始人趙冀則希望,中國的傳統美學,能讓現在的年輕設計師運用到實際操作中。
“于趨從于現代矜式之中,仍寓有本國文化之精神。”光合創意設計設計總監李娜認為,和而不同的設計理念,是既要尊重文化的在地性,也要結合現代生活中的一些需求。

河南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設計系主任劉陽稱,參觀營造學社舊址,讓她深深感受到了非遺村落里學術的濃縮精華,本次活動,也讓她感覺是遇到了對的人,在做對的事。
善十設計品牌主理人呂星壇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上千年,作為設計師,應該低下頭從里面找到屬于自己的脈絡。

有著東方美學意境的竹文化,給了空間設計很多想象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900多年前,北宋的文學家蘇軾就曾在詩中這樣盛贊竹子。
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高雅品格。
2024年6月28日,游學的第二站,就到了電影《臥虎藏龍》的取景地——蜀南竹海。
當竹林密布、碧浪連天、漫山遍野的竹子映入眼簾時,炎熱的盛夏早被擋在了外面。說不清是小雨還是飛瀑的水珠,總之,這里20多度的氣溫讓人感覺心曠神怡,恍如進入了世外桃源。

有著東方美學意境的竹林,也給了設計師們更多想象空間。
西安大美設計設計總監賈涓稱,她認為好的設計就是東情西境、極致東方,把東方古典韻味的一些東西現代化。
“身為設計師,就是要不斷了解中國文化,深入大自然,從自然的廣袤中汲取設計靈感。”壹鳴設計設計總監閆一鳴表示。
西安惟尚國際設計創始人張軍團稱,文化的在地性和傳承,對于設計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成都三宅一生空間設計主理人廖云貴則表示,此次游學既有人文歷史的學習,也有自然風光的參觀,對于設計來說,非常有意義。
“‘設計中國行’采風中國傳統地理、地貌、人文,傳承東方美學,加深了大家對于‘中國設計’理念的了解。”空間元素裝飾設計設計總監王沖表示。

建家裝飾設計總監屠珊珊說,此次游學自己受益匪淺,以后的設計,將會更多地把傳統文化融入到設計作品中。
樸石設計聯合創始人李佳表示,來到蜀南竹海,看到那么多竹子,一下子就讓人想到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句古詩,以后也會考慮把竹子運用到室內設計和庭院設計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