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的“2017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顯示,去年河南電商銷售最有競爭力的是農產品,其中棗類制品、天然粉食品、山藥等深受國人喜愛。“好想你”紅棗在去年“雙十一”創下1小時20分鐘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的新紀錄,連奪紅棗類目銷量六連冠。原本無人問津的三門峽紅啤梨觸網后迅速爆紅,被淘寶網評為“國內六大生鮮網紅”,一度賣至脫銷。
阿里巴巴的這份報告通過電商、新零售、支付、物流等大數據及就業指數、云棲指數,全方位展現出2017年各省的數字經濟發展活力。河南在電商領域表現較為搶眼,銷售金額(河南賣家售出)排名全國第八位,消費金額(河南網購規模)排名全國第七位,電商直接就業人數36萬人,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商大省。去年前三季度,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9465億元,跨境電商備案企業超過4000家,實現出口547億元。
曾經被視為互聯網洼地的河南,數字經濟發展正在迎頭趕上。去年連續發布的有關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總榜單顯示,河南數字經濟在全國的排名正在穩步提升。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公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中,河南綜合排名在全國各省區市中位列第12位,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指數單項排名第5位。2017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2017)排名中,河南居第11位,鄭州進入數字城市20強。
河南實現數字經濟大發展,已經擁有了“云、網、端”信息基礎設施優勢。鄭州國家互聯網骨干直連點建成開通,全光網河南建成,4G實現城鄉全覆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啟動,河南成為全國五大互聯網信源集散地之一。今年元旦前,洛陽、開封國際互聯網專用數據通道建成,實現河南自貿試驗區網絡直通全球;全省所有貧困自然村實現4G網絡全覆蓋,有力縮小了城鄉數字鴻溝,讓農村脫貧有了更好的信息化武器。
河南人口多,既是人口紅利,也是數字紅利。用戶越多,經濟影響力就越大,更多的人有機會通過數字經濟參與到創新中來。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9487萬戶,居全國第5位;物聯網用戶和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用戶均實現爆發式增長,總數分別突破1029萬戶和506萬戶;全省增值電信業務經營單位超過1500家,位居全國第8位;河南銳之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河南中鋼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鄭州悉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多次入選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榜。創辦于鄭州的“UU跑腿”已走向全國85個城市,成為共享經濟賽道上的一匹黑馬;脫胎于河南眾品食業的鮮易網成長為國內最大的生鮮食品B2B交易平臺。
數字經濟發展能夠提高經濟發展效率,有效激活發展潛能,拉動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河南制造業、服務業等領域正在和數字經濟進行有效融合。中國一拖打造的“互聯網+農機+農業”大平臺,努力推動精準農業、智慧農業發展;大信櫥柜通過挖掘中國人的廚房大數據,成為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佼佼者。全省1000多家企業完成了“兩化融合”對標,去年新評定了50家智能工廠、73個智能車間,數字化正在變成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城市等新興業態推陳出新,去年全省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投資增長超過60%,數字經濟正在成為中原大地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
作者:河南日報記者陳輝
編輯:河南商報趙琦
來源:河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