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捕視頻截圖
□記者李一川通訊員徐巖文圖
“示范項目名單上午剛剛公布,俺公司入選,可沒想到下午就有自稱省廳負責該項目相關處室的人員來電說,他們的處長要到我們公司來考察。結果,公司被騙走6萬元錢……”1月5日,鄭州一家科技公司的受害者張先生向鄭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報案。
A
給“處長”回電話公司被騙走6萬元
1月初,鄭州一家科技公司去年申報的國家和河南省的一個融合試點示范項目終于出現在官方公布的名單中,該公司經理張先生很是高興。
當天中午,張先生正忙著的時候,接到自稱省廳負責該項目的相關處室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說:“你們公司資料上報已經入選項目名單,我們處長想去你們公司實地查看一下。”
接通電話后,“處長”和張先生談起了項目,并問他項目搞得怎么樣,還提出過一段時間去公司考察。“處長”還稱,國家相關部委需要復核,馬上要春節了,廳里不便出相關經費,看他們公司是否愿意安排。兩人的交談中,“處長”的語氣十分淡定,張先生未曾起疑。
隨后,張先生安排財務給對方提供的賬號打去了6萬元錢。
“越想越不對勁,我連這個‘處長’的面都沒見過。”等張先生反應過來,錢已經打到了對方的賬上,張先生趕緊到鄭州市商城路分局報了警。
接到張先生的報警后,商城路分局立即與反詐中心駐商城路分局行動隊對接,對涉案賬戶進行了緊急止付,成功止付2萬元。
商城路分局案偵大隊大隊長劉成曉說,張先生遭遇了電信詐騙,“這類案件具有跨區域性、團伙性、專業性、隱蔽性等特點,偵查取證十分困難。”
通過大量工作,民警分析研判出嫌疑人的賬戶取款地出現在湖北省境內。
“他們都很狡猾,反偵查意識強,在武漢打電話進行詐騙,在黃岡紅安縣取款,平時又在孝感大悟縣活動。”劉成曉說。換言之,張先生聯系的這位“處長”,雖然電話號碼歸屬地屬于鄭州,但人其實遠在湖北。
B
該團伙分工明確部分老板陷入“圈套”
落實嫌疑人的落腳點后,雖然是春節期間,民警依然先后三次奔赴湖北調查。
通過嫌疑人取款時ATM機上的視頻監控,民警獲取了嫌疑人的體貌特征圖像。
民警根據嫌疑人的取款時間反向追蹤視頻,經過反復偵查,最終鎖定了一輛嫌疑車輛。
該車車主的父親黃某,曾有詐騙前科。民警又對該車的軌跡進行進一步視頻追蹤,發現下車的嫌疑人正是黃某。圍繞黃某的社會關系,民警很快發現何某、韓某在案發前后與黃某聯系密切。
“嫌疑人在縣里活動,稍有不慎抓捕就會失敗。”劉成曉說,為了確保抓捕順利,十幾名警力分別駕駛6輛車在三名嫌疑人經常出入的武漢、紅安、大悟區域設卡實施抓捕。
2月23日下午5點多,剛從賓館出來的黃某,被蹲守數個小時的民警當場控制。另兩名嫌疑人韓某、何某相繼落網。
2月26日下午,大河報記者在商城路分局案偵大隊審訊室內見到了黃某,今年63歲的他,說話時語氣淡定、條理清晰,說話很像領導。
黃某說,他們通過網上了解到一些政府公布的示范項目名單后,就自稱廳局相關處室,通過區(縣)一級的相關委局與名單上的企業取得聯系,然后實施詐騙。
辦案民警介紹說,詐騙團伙分工明確,有人扮演辦事員,有人扮演領導,還有人專門負責取款,黃某主要負責的就是冒充領導。
黃某稱,像受害者張先生所在的公司、處長身份等信息及電話卡,都是由別人在網上搜集準備好后,轉交給他的。
目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來源:大河報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