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人大代表李偉 李偉 1968年7月出生,河南駐馬店人。全國人大代表、思念集團創始人,省工商聯副主席。 |
今年全國兩會上,駐豫全國人大代表和住豫全國政協委員中,有37位企業家,其中9位來自食品行業,為各行業最多。
“食品豫軍”崛起,河南食品企業怎樣在國內外市場大展身手?美國市場的“思念味道”,為“食品豫軍”提供了怎樣的“出海”新思路?河南商報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思念集團創始人李偉,找尋答案。
【關鍵詞:海外并購】
“要做有點兒新的、有點兒意思的產品”
2017年11月21日晚8點,李偉在朋友圈發布“讓世界嘗嘗思念的味道”,并附一文《思念美國工廠開工》。開工時間是11月8日。4個多月過去了,談及美國市場的“思念味道”,李偉說:“效果非常好,超出我們的想象。”
他介紹,國內主銷的速凍湯圓、水餃、面點等產品,都已陸續在美國工廠生產。產品銷售不是完全以華人市場為主,而是面向十幾萬家亞洲餐廳和主流市場,業務用市場和零售市場同時兼顧。
美國工廠順利投產,思念看到了更廣闊的商機。
他說,從速凍產品的國際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業務用市場占七成,零售市場三成。而現在兩者比例不足3∶7。
“所以速凍食品市場前景廣闊。”他透露,思念已經在美國和歐洲尋找并購目標,預計明年會有大的進展。
“并購,不是從產能拓展上考慮,要做有點兒新的、有點兒意思的產品。”他說。
“可能是更輕盈、更適合年輕人、更有情趣的產品種類。”他補充說。
【關鍵詞:營銷創新】
“把品牌從大媽大嬸購買,
慢慢變成年輕人的必需品”
李偉常說:“速凍食品雖然冷,但品牌一定要有溫度。”
從熱播電視劇的植入廣告,到把湯圓裝進迪士尼的卡通包……他說,通過這些潤物細無聲的營銷手段,實現著消費者體驗的情感溝通。
李偉認為,快消品行業面臨瓶頸期,必須要調整思路,不能一味強調大單品的占有率,而忽視了消費者感受和需求。
“消費升級換代,順應年輕人消費習慣,場景營銷、體驗式營銷也要做很多文章。”他說。
“娛樂營銷,就是把品牌從大媽大嬸購買,慢慢變成年輕人的必需品。”這方面,李偉頗有心得。
盡管如此,他依然強調創新營銷的背后,產品的品質仍是核心,需要用匠心打造。
【關鍵詞:“食品豫軍”】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建個豫派食品工業園
從天下糧倉到國人廚房,河南食品產業發展迅速。
目前,河南省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肉類、方便食品、調味品和速凍食品生產加工基地。
“食品企業豫軍崛起,大家形成群星效益。國內的紅海市場,練得差不多了,有實力的企業可以走出去,尋找新的藍海,做世界級企業。”他設想,“食品豫軍”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合建造工業園區。
在他看來,不少河南企業還在延續靠規模吃飯的路子,河南品牌真正做到國際范兒的不多。
為此,他建議,“出海”的河南企業得往洋氣、現代、時尚上定位。“在品牌塑造方面,河南食品企業大有可為。”他說。
【關鍵詞:創業】
兒童產品是“藍海”產品
在李偉看來,食品行業門檻比較低,適合創業者進入。
“小型的食品企業一定要避免同質化,在名優特新上下足功夫。”他給小企業支招,要有創意附加于產品和企業。
“兒童產品,就是很大的‘藍海’產品。”他認為,小型食品生產企業不能在原材料降低質量標準方面搞低價競爭。
目前消費需求多樣性,恰恰是很多創意企業或小企業發展的機遇。
“因為訂單小變化多,需求不一樣,很多是大規模企業,無法涉足,正好是很多中小型食品企業的一個機會。”他說。
代表建議
“加大餐飲供應鏈管理力度,
保證上游餐飲業的食品安全”
作為駐豫全國人大代表中的老面孔,李偉連年提食品安全方面的建議。今年圍繞老話題,他又提出了新建議。
“食品安全方面要考慮結構性問題,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中間太多環節、鏈條和不確定性,怎么構建新型食品安全需要系統性的方案,需要國家層面做大思考。”他說。
他建議,餐飲食品安全一方面靠監管,另外一方面也要依靠餐飲企業嚴格自律、誠信經營、敢于擔當。同時,還要大力發展餐飲供應鏈行業,通過對餐飲原材料的供應行業進行安全規范,來保證上游餐飲業的食品安全。
在李偉看來,食品供應鏈企業、互聯網外賣平臺和商家可以三方聯合,提供可溯源的外賣產品。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高云 王琦 陳詩昂 宋曉珊/文 張郁/圖
來源:河南商報
編輯:河南商報 孫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