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濕地內,綠意蔥蔥,到處可見蘆葦叢。水鳥在翻飛,蛙聲在起伏,污水處理廠的中水,正在這片濕地內進行過濾凈化。凈化后的中水更為清澈,隨后通過管道注入附近的清?河中。作為河道內的重要水源,這泓清水,便開始了在許昌市中心城區水系中的循環流動。
許昌市由一個缺水的城市,搖身一變為一座水域靚城,其直接的助推器便是南水北調中線主干渠的通水。遠道而來的丹江水,解決了許昌市的“吃水”問題,原來的黃河水、污水處理廠處理的中水等水源,成為許昌市中心城區水系的重要來源。
記者了解到,許昌市在中心城區打造的是“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的水生態體系和特色鮮明的水文化景觀體系。
“五湖”是指新開挖建設300畝左右水面面積的五個湖泊,即芙蓉湖、北海、鹿鳴湖、秋湖濕地、灞陵湖;“四海”是指在河流出入城區處建設的4處大型生態林帶,總面積10萬畝;“三川”是指流經市區的飲馬河、清?河和灞陵河;“兩環”是指運糧河和灞陵河環通、護城河環通并開通游船;“一水”是指一個多源互補、蓄泄兼籌、配套齊全、功能完善的城市生態水系。
作者: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