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給我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鄭州發展的,不只有高樓大廈的林立,還有紡織業的起起落落。
距鄭州地鐵1號線五一公園站不遠的原紡織廳大樓,現在有河南省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在三樓辦公,大樓特有的蘇式建筑風格給人一種厚重感。
在對河南省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徐博的采訪中,河南商報記者感受到河南老紡織人的執著和努力。河南的家用紡織業還會振興嗎?會。
行業深耕53年
1965年,徐博高中畢業,進入滑縣針織棉廠工作。后帶資進入安陽師專藝術系學習2年,歷任滑縣紡織印染總廠技術副廠長、滑縣紡織印染總廠廠長、滑縣博大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滑縣經委副主任。
1999年以來,徐博先后兼清豐、淮陽、原陽、滑縣、內黃、安陽、西安等地家紡企業總工程師或技術顧問。
徐博主持開發的“割絨枕巾”、“絨面扎染、蠟染新產品”、“割絨全幅浴巾印花”、“方拔扎染天鵝絨”四個科研產品,引來四個國家新項目。
陸續發表《赴美考察針織家紡藝術有感》《全國印花技術交流會》等論文10余篇,在《紡織服飾報》《中國紡織報》《家紡時代》等雜志報紙上發表。
徐博曾獲安陽市勞模三次,滑縣勞模十余次,省、市原紡織部優秀廠長、優秀技術工作者及優秀產品調研員等稱號,滑縣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2004年至今,擔任河南省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秘書長。2017年,河南省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黨支部成立大會上,徐博以全票通過當選協會黨支部書記。
從滑縣到鄭州,徐博已經在行業深耕53年。
“前大后小中間缺”
改革開放初期,河南沒有抓住機遇,家紡業發展滯后,造成“孔雀東南飛”、每年大雁南飛式“候鳥采購團”、“紡織品南北大游行”的弊端。徐博說:“即使到了現在,河南有一億多人,我們守著這么大的市場,但是工廠還是少,所以我就鼓勵他們自己開辦工廠。”
如今,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興起和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形勢今非昔比,河南家紡要借勢振興。
如何振興?從打破“前大后小中間缺”的行業現狀做起,實業強省。徐博解釋說,河南的紡紗和胚布在全國實力很強,是為“前大”;但是普遍存在企業小、工廠小的情況,是為“后小”;“中間缺”的則是印染。
早在2008年,徐博就提到:“創新是家紡的生命線。”而他作為河南省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的會長,這些年堅持不懈地“呼吁”,就是為了讓行業從數量到質量轉變,企業走向技術、組織、商業模式創新改革。
徐博說:“想要創新,就不能再去借鑒南方一些城市的家紡發展之路,唯有做出自己的東西,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創新 發展河南特色產品
協會首先以“三品戰略”為核心,全方位開展系統工程。結合時尚需求創新產品,如各種功能化纖面料、能永久釋放負離子的軟墻等;鞏固老品牌,培育、創新新品牌。
其次發展河南特色產品,如柞蠶絲被、手工真絲地毯、非遺老粗布、汴繡安繡等。還有相關的中原文化工藝品,如布貼、土布、布老虎、扎染、蠟染、豫錦等。
以智能家紡為切入點,鼓勵支持智能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協會親自協調扶持春舒寶被芯智能化生產線,另外還有智能晾衣架、電動智能遮陽窗簾和成品窗簾等。
和全國節能降耗委員會緊密結合,宣傳促進廢舊家紡產品的回收再利用。周口商水縣的兩個廢舊紡織回收產業園,可以將廢舊窗簾溶化后重新抽絲、復做窗簾。
河南商報記者從協會內刊《大家居》上看到:2016年1月到9月,河南家紡主營業務收入1882.275億元,同比增長4.6%;利潤總數109.38億,同比增長12.57%。徐博說:“統計數據真實無誤,只是涵蓋的面不一樣,加上出口或者其他的,河南家紡經濟指標遠不只這些。”
強化服務十項內容
當然,協會除了強化推進會員企業商業活動、活動宣傳、提升質量、政企橋梁、互聯網服務、金融項目、學習考察、經濟技術交流、司法維權和設計服務10項內容外,還積極推進其他工作。
為家紡行業拓寬思路,組建現代家居大聯盟,在現代家居大聯盟基礎上推動大家居時代。目前有60家協會加入大聯盟,徐博擔任大聯盟主席。徐博說:“‘大家居’潮流將改變行業經營模式與理念,跨界整合、一站式購物、抱團取暖已是行業精英的共識。”
協會代表政府負責落實、監督、實施家紡行業“誠信自律公約”,大量走訪會員企業。徐博認為,現階段必須清醒認識到河南家紡工業實體基礎薄弱,商業流通領域十分被動,距離實現目標還有相當遠的距離。
開展采購活動,徐博親自帶領會員單位采購商,春秋兩季去深圳、海寧、南通、上海等地參加家紡訂貨會,融通兩地關系,介紹新產品、新花色。
持續舉辦家紡設計大賽,今年已經在籌備第十屆。徐博說,舉辦設計大賽可以加深校企合作,為行業輸送更多人才,最終推動行業發展。
徐博被推選為協會非公黨組織書記后,積極發展黨員,開展黨建工作,參加公益活動,帶領會員“走正路”。
作者: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高帥
編輯:河南商報 王凡
來源:河南商報